[实用新型]一种集成于运转车上的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33102.2 | 申请日: | 202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89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鹏;曹正武;李博;葛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风润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P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张梅娟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运转 车上 翻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翻转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成于运转车上的翻转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转运车、平移装置、导向机构和翻转工装;所述翻转工装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一端与所述转运车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工装转动连接;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转运车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和翻转工装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和所述平移装置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的行车、人工翻转方式,该翻转装置简单、可靠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安全风险;翻转过程动作平稳、对工件没有磕碰,对工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翻转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于运转车上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工件翻转过程中,一般工厂采取多台吊车或多个吊钩配合作业,配合不当、吊装方式不恰当,经常引发工件掉落等事故,由于工件较大、较重,掉落后经常会造成工件损毁、周边设备损毁,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吊钩作业通常通过钢丝绳软连接,吊装及翻转过程晃动,加剧了翻转过程的危险性。
随着社会发展,风力发电、汽车产业、农业机械、航空航天等产业蓬勃发展,这些产业中的大型工件,在制造中,经常面临工件翻转造成的安全问题。
现有常见的升降翻转工装,往往升降和翻转两部分驱动组成,动力输入需要经过拖链等装置,故障率高;现有常见的升降翻转工装,翻转驱动要求功率高,翻转驱动体积大,重量大,损耗高;不适用于大型薄壁筒形工件翻转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集成于运转车上的翻转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工件翻转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成于运转车上的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于运转车上的翻转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转运车、平移装置、导向机构和翻转工装;
所述翻转工装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一端与所述转运车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工装转动连接;
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转运车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和翻转工装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和所述转运车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机架、丝杠螺母副和驱动电机;
所述机架与所述转运车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螺母副沿所述转运车长度方向设置,与所述机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一侧,与丝杠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C形钢和行走轮,所述C形钢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与所述丝杠平行设置;
所述导向机构和翻转工装之间设置有翻转底座,所述翻转底座顶部与所述翻转工装固定连接,翻转底座底部与所述行走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翻转底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丝杠螺母副的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翻转底座底部还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C形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C形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监测滑块极限位置。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伸缩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筒滑动连接;
所述缸筒底部固定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转运车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活塞杆顶部与所述翻转工装通过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转运车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可伸缩部件,支撑腿的最大伸长量高于所述转运车车轮的高度。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转运车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伸缩缸、可伸缩部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转运车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垫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风润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风润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33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