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用测试轮辋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97066.5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97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娜;秦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10 | 分类号: | B60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于晶晶 |
地址: | 26604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用测试轮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圆盘状设置;辐板块,所述辐板块环绕主体设置;以及肩部,所述肩部设置有两个且肩部环绕辐板块设置,至少一肩部能够在辐板块上沿主体轴线方向滑动;通过对肩部滑动,使得充气开始时,两肩部都能够与轮胎的胎圈部为贴合,随着充气的进行,两胎圈的距离增加并推动肩部一起移动,直至充气完毕,无需通过杆件长时间支撑来增加两胎圈之间的距离,省时省力且更加可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测试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轮胎用测试轮辋。
背景技术
轮辋在汽车使用中主要起到连接轮胎和车辆的作用,在轮胎的研发或者质量管控过程中需,需要对轮胎展开相应的检测,检测项目开展前,需要将轮胎安装在对应规格的测试轮辋上。
高扁平比规格的轮胎,因断面高度较大,胎侧及胎圈在重力的影响下下沉,这也就导致充气之前胎圈之间的间距要小于充气之后胎圈之间的间距,而在使用现有的测试轮辋对轮胎进行充气的时候,由于两胎圈之间的间距小而使得胎圈与轮辋的肩部之间留有空隙,无法实现充气,现有技术当中,能够通过在两胎圈之间通过杆件长时间支撑,增大两胎圈之间的距离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现有解决方法存在所需时间长其不一定能够将两胎圈之间的距离增大到与肩部贴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用测试轮辋,其通过对肩部滑动,使得充气开始时,两肩部都能够与轮胎的胎圈部为贴合,随着充气的进行,两胎圈的距离增加并推动肩部一起移动,直至充气完毕,无需通过杆件长时间支撑来增加两胎圈之间的距离,省时省力且更加可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用测试轮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圆盘状设置;
辐板块,所述辐板块环绕主体设置;
以及肩部,所述肩部设置有两个且肩部环绕辐板块设置,至少一肩部能够在辐板块上沿主体轴线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肩部都能够在辐板块上沿主体轴线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辐板块外侧设置有环绕辐板块设置的滑槽,滑槽与在辐板块上滑动的肩部对应,在辐板块上滑动的肩部上固定连接有在滑槽中滑动的滑动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环远离另一肩部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远离另一肩部一侧设置有挡环,挡环与辐板块共同围成滑槽,所述挡环可拆卸连接在辐板块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与辐板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密封垫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与所述辐板块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肩部滑动,使得充气开始时,两肩部都能够与轮胎的胎圈部为贴合,随着充气的进行,两胎圈的距离增加并推动肩部一起移动,直至充气完毕,无需通过杆件长时间支撑来增加两胎圈之间的距离,省时省力且更加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进行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辐板块;21、滑槽;3、肩部;31、滑动环;4、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97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