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82578.4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70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山;王同奔;钱志源;王学强;陈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39/38 | 分类号: | H01R39/38;B24B55/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22 | 代理人: | 任坤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定向 收集 功能 新型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包括罩壳、底座、定子、电刷、转子、导电环、阳极板和阴极板;罩壳固定在底座上,罩壳与底座围合形成腔室;转子插装在腔室内,转子可自由转动;导电环固定在转子上;定子设置在腔室内,电刷固定在定子上,电刷与导电环接触式连接;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设置在腔室的顶部或底部,用于使腔室内形成电场,电场用于使磨屑迁移出所述电刷与导电环之间;在腔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阳极板和阴极板,使腔室内形成竖直方向的电场,带有电荷的磨屑在电场力作用下,磨屑上升被移出,防止磨屑对电刷和导电环之间接触式导电的影响,提高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滑环负责为旋转体连通、输送能源与信号的电气部件,实现转动电线和固定电线之间电流转换。滑环又称为导电环、集电环、汇流环等,该滑环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两个电设备连接,且该滑环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能够相对于定子转动,因此,该滑环在实现两个电设备相对转动的同时能够传递电流和信号。现如今滑环已经深入各行各业,有医疗设备、航空航天、机器人、制造和加工控制系统等等,特别是在工业设备的高端领域中,对自转和公转这种相对运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主要包括转子、定子、导电环和电刷,导电环设置在转子上,电刷固定在定子上;转子相对定子转动过程中,电刷始终与导电环相接触导电。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使用过程中,电刷与导电环之间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相对运动产生磨屑颗粒。在滑环内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迁移,运动迁移后的磨屑颗粒粘附沉积在导电环的某些位置,可能会造成电场畸变等,严重者将会诱发放电、影响装置的正常功率传输。同时磨屑的存在会影响功率传输的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滑环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电刷与导电环之间产出的磨屑迁移到工作区域之外以提高滑环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包括罩壳、底座、定子、电刷、转子和导电环;所述罩壳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罩壳与底座围合形成腔室;所述转子插装在所述腔室内,所述转子可自由转动;所述导电环固定在所述转子上;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电刷固定在所述定子上,所述电刷与导电环接触式连接;所述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还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腔室的顶部或底部,用于使所述腔室内形成电场,所述电场用于使磨屑迁移出所述电刷与导电环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的有益效果:电刷与导电环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磨屑,磨屑与导电环接触带电;在腔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阳极板和阴极板,使腔室内形成竖直方向的电场,带有电荷的磨屑在电场力作用下,磨屑上升被移出,防止磨屑对电刷和导电环之间接触式导电的影响,提高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包括转轴、连接头、上轴承支撑架、下轴承支撑架和绝缘套盘,所述上轴承支撑架固定在所述腔室的内顶部,所述下轴承支撑架镶嵌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插穿在所述上轴承支撑架和下轴承支撑架;所述连接头一端与所述转轴的下端对接固定,所述连接头用于与外力旋转部件连接;所述绝缘套盘套设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在所述绝缘套盘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若干环形凹槽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凹槽用于固定导电环。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轴承支撑架和下轴承支撑架,为转轴提供支撑的同时,使转轴可相对上轴承支撑架和下轴承支撑架自由转动;连接头与外力旋转部件对接固定,外力旋转部件通过连接头驱动转轴转动,绝缘套盘的转动,具有结构简单,转动稳定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82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合金复合钻头
- 下一篇:一种PET瓶片生产用自动打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