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钒电池液流框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81691.0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治天;李德福;李文靓;杨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02 | 分类号: | H01M8/0202;H01M8/0263;H01M8/0265;H01M8/026;H01M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刘彦平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香岛大道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液流框 | ||
1.一种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上设有进液口(4)、出液口(8)、多个螺杆穿孔(2)、密封线槽(3)、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
所述进液流道与所述进液口(4)相连通,所述出液流道与所述出液口(8)相连通;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均呈三角形状,所述进液流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液第一缓冲区(A)、进液第二缓冲区(B)和进液第三缓冲区(C),所述出液流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液第一缓冲区(D)、出液第二缓冲区(E)和出液第三缓冲区(F);所述进液第一缓冲区(A)和所述出液第一缓冲区(D)中均匀设有多个跑道形缓冲凸起;所述进液第二缓冲区(B)和所述出液第二缓冲区(E)中均匀设有多个圆形缓冲凸起;所述进液第三缓冲区(C)和所述出液第三缓冲区(F)中均匀设有多个矩形缓冲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中靠近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角的取值范围均为120-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形缓冲凸起、所述圆形缓冲凸起和所述矩形缓冲凸起均采用并列、间隔方式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形缓冲凸起的排数范围为2-5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缓冲凸起的排数范围为2-5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缓冲凸起的设置为1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形缓冲凸起的长边取值范围为4-10mm,短边取值范围为2-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缓冲凸起的直径取值范围为2-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缓冲凸起的宽度取值范围为2-5mm,长度取值范围为3-6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形缓冲凸起之间的横排间隔和纵排间隔均为2-8mm。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缓冲凸起之间的横排间隔和纵排间隔均为2-10mm。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缓冲凸起之间的横排间隔为2-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第一缓冲区与所述进液第二缓冲区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出液第一缓冲区与所述出液第二缓冲区之间的距离均为2-8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第二缓冲区与所述进液第三缓冲区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出液第二缓冲区与所述出液第三缓冲区之间的距离均为2-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816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