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炬高效燃烧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63737.6 | 申请日: | 202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2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耿占营;宁增超;王涛;刘锐;田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高天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效 燃烧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熔炼炉用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炬高效燃烧加热器,包括混合管路,混合管路一端固接有混合管路底座,混合管路外壁周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燃气管路,混合管路外壁周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氧气管路,若干燃气管路与若干氧气管路间隔设置;混合管路底座中部固接有压缩部的一端,压缩部位于混合管路内,压缩部另一端传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侧壁与混合管路内壁滑动连接;混合管路内侧中部固接有第一混合部,第一混合部位于活塞板和燃气连通口之间,燃烧室连通口与燃气连通口之间设有第二混合部,第二混合部侧壁与混合管路内壁固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使天然气和氧气充分混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熔炼炉用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炬高效燃烧加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铝熔炼炉用燃气加热系统就是在铝熔炼炉的燃烧腔中设置一根混气管,该混气管同时与氧气供给管和天然气供给管连通,使进入混气管的空气和天然气自然混合,混合后的天然气和氧气进入与混气管连通的燃烧腔内燃烧,该类结构的铝熔炼炉用燃气加热系统气体混合不均匀、能效低,极易造成天然气燃烧不充分就排至烟道,且天然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传输路径长,造成能耗大,企业使用成本偏高,因此亟需一种具有多炬高效燃烧加热器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炬高效燃烧加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使天然气和氧气充分混合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具有多炬高效燃烧加热器,包括混合管路,所述混合管路一端固接有混合管路底座,所述混合管路另一端通过燃烧室连通口与燃烧室连通,所述混合管路外壁周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燃气管路,所述燃气管路连通有燃气供给部,所述混合管路外壁周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氧气管路,所述氧气管路连通有氧气供给部,若干所述燃气管路与若干所述氧气管路间隔设置,所述燃气管路通过燃气连通口与所述混合管路连通,所述氧气管路通过氧气连通口与所述混合管路连通;所述混合管路底座中部固接有压缩部的一端,所述压缩部位于所述混合管路内,所述压缩部另一端传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侧壁与所述混合管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混合管路内侧中部固接有第一混合部,所述第一混合部位于所述活塞板和所述燃气连通口之间,所述燃烧室连通口与所述燃气连通口之间设有第二混合部,所述第二混合部侧壁与所述混合管路内壁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混合管路内壁固接,所述支架中心固接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传动连接有混合叶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二气动马达,所述第二气动马达侧壁与所述支架中心固接,所述第二气动马达输出轴与所述混合叶片中心固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部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曲轴支座,所述曲轴支座一端与所述混合管路底座固接,两所述曲轴支座之间转动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任一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侧壁与任一所述曲轴支座侧壁固接,所述曲轴转动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所述曲轴偏心设置,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一气动马达,所述第一气动马达侧壁与任一所述曲轴支座侧壁固接,所述第一气动马达输出轴与所述曲轴一端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合部包括第一混合板,所述第一混合板侧壁与所述混合管路内壁固接,所述第一混合板与所述燃烧室连通口之间设有第二混合板;
所述第一混合板和所述第二混合板为一中心开孔的圆板,所述第二混合板靠近所述燃烧室连通口一侧开孔处铰接有气门。
优选的,所述燃气供给部包括燃气调压阀,所述燃气调压阀的一端与所述燃气管路连通,所述燃气调压阀另一端连通有第一气泵。
优选的,所述氧气供给部包括氧气调压阀,所述氧气调压阀的一端与所述氧气管路连通,所述氧气调压阀另一端连通有第二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未经隆达铝业(顺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63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防撞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货车车厢围板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