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绝缘垫片及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55913.1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7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贤;胡泽文;林文星;陈风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因泰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93 | 分类号: | H01M50/593;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陈巧莹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绝缘 垫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绝缘垫片及锂电池,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绝缘垫片本体,所述绝缘垫片本体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导液孔,绝缘垫片本体顶部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极耳孔,所述导液孔和极耳孔之间距离的中点处开设有折皱槽;极耳片经由所述极耳孔引出,所述绝缘垫片本体经由折皱槽对折时,极耳片和所述导液孔相接触,所述绝缘垫片本体在折皱槽的内部设置有绝缘折轴,绝缘折轴外壁的两端和折皱槽内壁的两端相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绝缘垫片本体上开设折皱槽,使得绝缘垫片在实际封口过程中,极耳片能够沿着折皱槽折向指定的位置,减少了正极耳很容易折进中心孔,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短路的情况,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绝缘垫片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拥有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大、自放电小、循环性能优越、充电效率高等特点,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电池,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绝缘垫片,即电芯的上垫片,其是电芯的重要零件,上垫片上设置有极耳孔,正极耳从极耳孔中引出,上垫片能够将弯折后正极耳与卷芯进行绝缘隔离,防止短路,上垫片上开设有边缘孔,为电解液提供下液通道。
现有技术中的上垫片,由于其上设置有中心孔和边缘孔,且中心孔和边缘孔的直径较大,在后续的封口过程中,正极耳很容易折进中心孔,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短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绝缘垫片及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绝缘垫片及锂电池,包括绝缘垫片本体,所述绝缘垫片本体顶部的一端开设有导液孔,绝缘垫片本体顶部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极耳孔,所述导液孔和极耳孔之间距离的中点处开设有折皱槽;
极耳片经由所述极耳孔引出,所述绝缘垫片本体经由折皱槽对折时,极耳片和所述导液孔相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垫片本体在折皱槽的内部设置有绝缘折轴,绝缘折轴外壁的两端和折皱槽内壁的两端相铰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液孔设置有多个,多个导液孔以绝缘垫片本体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等角度均匀的排列分布在所述绝缘垫片本体顶部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孔整体为圆弧结构,所述极耳片的一端和所述极耳孔内壁的一端相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垫片本体的厚度在0.35mm-0.65mm之间,所述导液孔的直径小于等于0.5mm所述绝缘垫片本体为PVC材料、PET材料或PC材料中的一种。
一种锂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绝缘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锂电池绝缘垫片及锂电池,通过在绝缘垫片本体上开设折皱槽,使得绝缘垫片在实际封口过程中,极耳片能够沿着折皱槽折向指定的位置,减少了正极耳很容易折进中心孔,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短路的情况,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极耳片后的结构组成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极耳孔;2、极耳片;3、绝缘垫片本体;4、绝缘折轴;5、导液孔;6、折皱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因泰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因泰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55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袋卷筒固定机构及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预夹立式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