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沟壁播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27861.7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34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成;陈士浩;黄加青;王辉;陈华;蔡炎伟;王华;陆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8 | 分类号: | A01C7/08;A01C7/20;A01C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吴扬帆 |
地址: | 21001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沟壁播种装置,包括连接有排种盒的种箱、软管、驱动排种盒排种的传动单元以及外斜面开设有开沟器的犁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主动输种单元,所述种箱安装于播种机的机架上,排种盒通过软管与主动输种单元连接,主动输种单元固接于犁头与犁头排种口连通。有益效果:通过在软管与犁头排种口间增设主动输种单元,以增加种子在排种口处的主动推力,提高排种效率与整机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沟壁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墒沟播种的沟壁播种器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使用频次的增加,在软管与犁头排种口的连接处以及排种口处易被犁头上粘接的土壤堵塞,造成输种不畅,影响播种效率与播种密度,进而影响作物收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沟壁播种装置,可提高播种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沟壁播种装置,包括连接有排种盒的种箱、软管、驱动排种盒排种的传动单元以及外斜面开设有开沟器的犁头,还包括一个主动输种单元,所述种箱安装于播种机的机架上,排种盒通过软管与主动输种单元连接,主动输种单元固接于犁头与犁头排种口连通。
所述沟壁播种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主动输种单元包括:电机、变向齿轮组、从动转轴、输种管以及绞龙叶片,所述从动转轴通过变向齿轮组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绞龙叶片连接于从动转轴上,输种管套接于从动转轴并与犁头固接,输种管与软管相连。
所述沟壁播种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从动转轴的径向设有通孔,通过在通孔内穿接销轴实现绞龙叶片与从动转轴的连接。
所述沟壁播种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变向齿轮组为设置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锥齿轮与设置于从动转轴上的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所述沟壁播种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变向齿轮组封装于一齿轮箱内,所述齿轮箱的外端面设有与输种管相适配的定位台阶,输种管的一端与定位台阶套接另一端固接于犁头。
所述沟壁播种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支撑电机的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播种机的机架上。
所述沟壁播种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动单元为相适配的链轮与链轮组,排种盒的排种轴通过所述链轮与链轮组驱动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沟壁播种装置,通过在软管与犁头排种口间增设主动输种单元,以增加种子在排种口处的主动推力,提高排种效率与整机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通过在从动转轴与绞龙叶片采用销接的方式以提高绞龙叶片相对于从动转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通过在将变向齿轮组进行封装后在壳体上增设用于定位输种管的台阶保证从动转轴相对于输种管的同心度避免绞龙叶片与输种管内壁的碰擦,也便于输种管的快速定位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沟壁播种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犁头的结构示意图的A处放大示意图(变向齿轮组的外壳隐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沟壁播种装置,主要由连接有排种盒2的种箱1、软管3、驱动排种盒排种的传动单元23以及外斜面开设有开沟器51的犁头5组成,本实施例还尤其包括一个主动输种单元6。种箱1安装于播种机的机架上,排种盒通过软管3与主动输种单元6连接,主动输种单元6固接于犁头5并与犁头排种口51连通,以增加种子在排种口处的主动推力将种子顺利地自排种口51排出,提高排种效率与整机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278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