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电池硬壳电芯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74776.9 | 申请日: | 202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83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戈志敏;何庆庆;唐晓伟;唐姣君;胡庆;邹伟伟;黄晓伟;李涛;陶琼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50/533;H01M50/536;H01M10/058;H01M50/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电池 硬壳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硬壳电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包括铝壳和安装于铝壳内部的裸电芯,裸电芯顶部固定有两组极耳束,且裸电芯上方设有顶盖板,顶盖板中安装有两组极柱,且极柱底面焊接有连接片,连接片呈山字形状,且连接片两侧设有弯折部,连接片沿弯折部弯折,弯折部位于极耳束外侧且呈竖立状,极耳束与弯折部连接,且极耳束与弯折部连接状态下呈竖立状,铝壳顶部焊接有顶盖板,在初始状态下利用竖立的极耳束与弯折部连接,不需要极柱下沉与连接片焊接,缩小顶盖与裸电芯之间的空隙,提升空间利用率,极柱减薄,利于降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锂电池硬壳电芯。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新能源也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环境污染型能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的代表也逐渐得到了广大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已成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
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都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方形硬壳电芯的接电,是通过顶盖板极柱与极耳束的连接完成,其中通过连接片过渡顶盖板极柱与极耳束的连接,而因为连接片与极耳束均为片状,焊接不便,传统的顶盖中,极柱采用下沉式设计与连接片焊接,增加了顶盖与裸电芯之间的空间,空间利用率缩小,不利于提升电池容量和降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顶盖中极柱采用下沉式设计与连接片焊接,增加了顶盖与裸电芯之间的空间,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硬壳电芯。
本申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型锂电池硬壳电芯,包括铝壳和安装于铝壳内部的裸电芯;
所述裸电芯顶部固定有两组极耳束,且裸电芯上方设有顶盖板,顶盖板中安装有两组极柱,且极柱底面焊接有连接片;
所述连接片呈山字形状,且连接片两侧设有弯折部,连接片沿弯折部弯折;
弯折部位于极耳束外侧且呈竖立状,极耳束与弯折部连接,且极耳束与弯折部连接状态下呈竖立状;
铝壳顶部焊接有顶盖板,顶盖板与铝壳连接状态下极耳束与弯折部均呈折叠状态;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连接片弯折靠近极耳束,与其焊接,不需要增加极柱的厚度。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裸电芯外壁包裹有包膜,且包膜顶部对应极耳束的位置开有避让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裸电芯底部设有底板,且底板焊接于铝壳内底壁,且底板表面开有若干小孔。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顶盖板边缘一圈与铝壳顶边缘一圈焊接,且顶盖板顶面粘接有顶盖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极耳束与连接片折叠于裸电芯与顶盖板之间,且连接片呈外扩展开;
该设计,连接片与极耳束会折叠,减小裸电芯与顶盖板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极柱、连接片与极耳束之间具有导电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将连接片沿弯折部弯折,使弯折部与连接片中部位置呈L形状,弯折部位于极耳束外侧并且呈竖立状,然后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弯折部与极耳束相互焊接,即完成三者的组装;
将顶盖向下按压,极耳束则向外折叠,随着顶盖与铝壳持续靠近,弯折部完全展开与连接片呈同一平面,而极耳束折叠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74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