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71443.0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平;孙树伟;张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酒泉阿树农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1/00 | 分类号: | A01F11/00;A01F12/18;A01F12/4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郑雷 |
地址: | 735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日葵 收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包括脱籽箱,所述脱籽箱的顶部为倾斜设置,所述脱籽箱内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脱籽箱分隔为第一脱籽腔和第二脱籽腔,所述第一脱籽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籽机构,本实用新型中的通过设置脱籽箱、第一脱籽机构和第二脱籽机构配合使用,收割后的向日葵盘进入第一脱籽机构经揉搓晃动,使向日葵籽与向日葵盘拨离,再进入第二脱籽机构对向日葵盘进行敲打,进行二次脱籽,结构简单合理,脱粒效果好,效率高,避免出现在脱粒过程中出现部分向日葵籽并未与向日葵分离的情况,从而在脱粒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筛分或将未脱粒完成的向日葵再放回脱籽装置内部再次进行脱粒,费时费力的问题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向日葵脱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
背景技术
向日葵属于桔梗目菊科,其因花序随太阳的转动而得此名,其最高时可达9米,一般则3-5米,向日葵成熟时,花盘内便会有成熟的葵花籽,其呈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质化,灰色或棕色。在向日葵成熟后会采用收割机对向日葵进行收割,收割后需要对向日葵进行脱籽工作。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公开公共号CN206283848U),包括秸秆进口、脱籽仓、蓄电装置、葵花籽收集仓和皮带,所述秸秆进口两侧安装有传动装置,且传动装置之间为传送轨道,所述传动装置下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上安装有切割片,所述切割片下部为秸秆收纳仓,且秸秆收纳仓左侧的电机上部安装有第一挡块,所述脱籽仓内部安装有脱籽筛,且脱籽筛通过传动连接杆连接其上部的电机,所述蓄电装置安装在脱籽仓的上部,且脱籽仓下部为葵花籽收集仓,所述传送轨道左侧末端上部装设有第二挡块,所述葵花籽收集仓上表面镶嵌有筛网,且葵花籽收集仓左侧为花盘收容仓,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快速脱粒的功能,但是只脱粒一次,脱粒效果不佳,在脱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向日葵籽并未与向日葵分离的情况,从而在脱粒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筛分或将未脱粒完成的向日葵再放回脱籽装置内部再次进行脱粒,显得较为费时费力。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以解决现在的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只脱粒一次,脱粒效果不佳,在脱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向日葵籽并未与向日葵分离的情况,从而在脱粒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筛分或将未脱粒完成的向日葵再放回脱籽装置内部再次进行脱粒,显得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包括脱籽箱,所述脱籽箱的顶部为倾斜设置,所述脱籽箱内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脱籽箱分隔为第一脱籽腔和第二脱籽腔,所述第一脱籽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籽机构,所述第一脱籽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脱籽腔的顶部,所述第一脱籽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栅条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表面均固定套设有脱籽辊,所述第二脱籽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脱籽机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脱籽辊的表面均等距分布有多个凸杆,所述第一脱籽腔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多个安装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脱籽机构包括两个摆杆,两个所述摆杆均横向倾斜转动连接于第二脱籽腔的内部,两个所述摆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敲打板和第二敲打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脱籽腔的内部倾斜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上开设有多个滤条槽,所述第一敲打板和第二敲打板的底部均与滤板的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脱籽腔的一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脱籽箱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摆杆的一端均贯穿于脱籽箱且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酒泉阿树农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酒泉阿树农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71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捕焦油器专用的绝缘箱
- 下一篇:一种柔性化可变导向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