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线绕组的高槽满率分段式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49969.9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温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亿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3/18;H02K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组 高槽满率分 段式 定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线绕组的高槽满率分段式定子,包括由若干铁芯单元块环形拼接而成的定子铁芯及由导线绕于各铁芯单元块的齿部上构成的绕组;特征在于:导线为扁线,这种扁线具有在宽度方向上预折弯而成的斜段,该斜段使扁线在长度方向上错开形成平行的第一扁线段和第二扁线段;并且以斜段作为绕制起点,其中的第一扁线段在铁芯单元块的齿部上沿径向靠外叠绕构成外侧绕组,并引出第一扁线段焊接头,而第二扁线段则在齿部上沿径向靠内叠绕构成内侧绕组,并引出第二扁线段焊接头,外侧绕组和内侧绕组在齿部上的叠绕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扁线绕组的绕制不仅简单易行且能带来槽满率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线绕组的高槽满率分段式定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类定子为了简化装配,尤其是便于定子齿部上绕组的绕制,其定子铁芯往往被设计成分段形式,即定子铁芯是由若干独立的铁芯单元块环形拼接组成的,这样在实际装配时可先在铁芯单元块的齿部上绕制导线形成绕组,进而再将铁芯单元块环形拼接构成定子铁芯,大大提高装配效率。
众所周知,定子的槽满率是定子齿槽内导线所占的横截面积与裸槽内可用空间总量的比值,理论上对于同规格电机而言,其槽满率越高,电机的输出转矩越大,功率密度越高,因此目前定子在制造时都会尽可能的提高槽满率。但是在定子的实际制造中槽满率的提高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其受如铁芯构造、导线规格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往往随着定子槽满率的增加,其制造复杂度也会增加,导线绕制也会变得更加困难,反而导致诸如生产效率下降,生产成本提高以及定子质量变重等不利结果。
现有技术中,分段式定子铁芯齿部上绕制绕组的导线均为截面为圆形的(铜)圆线,其在绕制时采用沿齿部径向螺旋叠绕的方式进行绕制。且为了能够更好的填充不规则(外宽内窄)的定子铁芯齿槽的间隙,绕组在齿部径向外侧往往需要叠绕更多层导线来增加占据齿槽的面积。目前行业内企业针对上述(铜)圆线进行绕制生产中,出于减小绕制圈数并节省铜耗的目的,同时也为了降低电阻,进一步提高功率,往往趋向于选择大直径(铜)圆线进行绕制,这就带来如下问题:
1)随着(铜)圆线直径增大,其内部抗绕曲性也会增加,使得其折弯和扭转都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目前一类齿槽较宽的定子而言,其相邻齿部上都需要叠绕多层圈数来填充齿槽间隙,这对于直径较大的铜圆线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绕制的。
2)叠绕后铜圆线与铜圆线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接触线的两侧留存很大的间隙,这无疑增加了齿槽空隙率,进一步降低了槽满率,显然不利于电机输出转矩和功率密度的提高。
而目前行业内亦有人指出与铜圆线相比,(铜)扁线叠绕后,扁线与扁线之间为面接触,可进一步消除间隙,使得槽满率提升。然而问题是目前的扁线往往应用于发卡电机中,这种电机其定子槽本身就迎合扁线厚度来设计,扁线是直接插入定子槽内的,无需绕制,即现有技术中未有针对分段式定子的齿部采用扁线绕制的先例。并且同样显而易见的,相比圆线,扁线在定子铁芯齿部上螺旋叠绕时的困难将不亚于大直径圆线,其每次扭转都会同时受到来自扁线宽度和厚度方向上的内部阻力,非常吃力,而且扭转的部位会产生扭曲变形,形成架空间隙,同样带来槽满率下降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分段式定子,其未能很好的同时解决上述绕组绕制和槽满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扁线绕组的高槽满率分段式定子,其绕组的绕制简单易行的同时能带来槽满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扁线绕组的高槽满率分段式定子,包括由若干铁芯单元块环形拼接而成的定子铁芯及由导线绕于各铁芯单元块的齿部上构成的绕组;其特征在于:导线为扁线,这种扁线具有在宽度方向上预折弯而成的斜段,该斜段使扁线在长度方向上错开形成平行的第一扁线段和第二扁线段;并且以斜段作为绕制起点,其中的第一扁线段在铁芯单元块的齿部上沿径向靠外叠绕构成外侧绕组,并引出第一扁线段焊接头,而第二扁线段则在齿部上沿径向靠内叠绕构成内侧绕组,并引出第二扁线段焊接头,外侧绕组和内侧绕组在齿部上的叠绕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亿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亿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499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浓缩分离废蛋白液的超滤器
- 下一篇:卷材上料用过渡夹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