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渣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23783.6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3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2B37/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韩金明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镁渣余热利用装置,涉及工业废渣处理技术领域。该镁渣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换热系统、履带传输系统和汽水分离系统;所述履带传输系统和所述换热系统位于所述锅炉的内部;所述换热系统环绕于所述履带传输系统的上部,且所述换热系统的内部管道构成热系统循环回路,用于吸收高温镁渣的热量;所述锅炉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且所述锅炉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汽水分离系统位于所述换热系统的上方,且所述汽水分离系统与所述换热系统连通,以将所述换热系统传入的汽水混合物分离。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镁渣余热利用装置快速收集了高温镁渣的余热,解决了镁渣的余热未利用、镁渣堆放占地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废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渣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属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研究数据表明,每生产1吨金属镁大约会排出8~10吨的镁渣,其出炉温度很高,一般在1200℃-1400℃。
现有的镁渣回收装置无法对高温的镁渣进行降温预处理,生产中常将高温的镁渣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再回收利用,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另外,镁渣的自然冷却耗时很长,一般需要5-7天,镁渣的堆放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其吸湿性强,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镁渣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镁渣余热未利用、镁渣堆放占地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镁渣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换热系统、履带传输系统和汽水分离系统;所述履带传输系统和所述换热系统位于所述锅炉的内部;所述换热系统环绕于所述履带传输系统的上部,且所述换热系统的内部管道构成热系统循环回路,用于吸收高温镁渣的热量;所述锅炉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且所述锅炉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汽水分离系统位于所述换热系统的上方,且所述汽水分离系统与所述换热系统连通,以将所述换热系统传入的汽水混合物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系统包括集水管、锅筒和水冷壁管;所述集水管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锅筒,多排所述集水管沿着第一方向阵列,且所述锅筒和所述集水管分别环绕连接于所述锅炉的内壁;多个所述水冷壁管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阵列,且所述水冷壁管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底部的所述集水管、所述锅筒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折烟墙;所述锅筒的下方设置有多排所述折烟墙,且所述折烟墙环绕安装于所述集水管的内壁;多排所述折烟墙将所述换热系统分成多个热交换室,每个所述热交换室的顶部均设置有出气口,多个所述出气口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交错布置,以形成曲折的烟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冲刷管;所述冲刷管与所述折烟墙连接,且连通于所述集水管;多个所述冲刷管沿第三方向设置,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多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冲刷管嵌入所述折烟墙并交替排列形成密封烟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风仓;多个所述风仓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履带传输系统的内部,被配置为所述高温镁渣的热量吹入所述换热系统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履带传输系统连接,且所述支撑架放置于地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履带传输系统的表面设置有炉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23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80卡口转65卡口快接管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淬火池杂质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