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804746.0 | 申请日: | 2022-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6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良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2 | 代理人: | 许久利 |
| 地址: | 066600 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发动机 ecu 用电 压钳位 保护 电路 | ||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其电阻R1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2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源极、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3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均搭铁。本实用新型用于天然气发动机ECU,能有效避免发动机ECU因过电压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气发动机ECU的供电系统仍延用原柴油发动机的供电系统,即发动机配套的发电机与蓄电池并联,直接向ECU供电。柴油发动机经起动马达启动后,柴油经喷油泵通过喷油嘴喷入气缸,与气缸内的高压空气混合后自行发火,经燃烧膨胀使气缸内的气压急速上升,在高压的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旋转;柴油发动机上没有电子控制设备,因此,柴油发动机在作功运行中不需要消耗电能,供电系统的技术参数变化不会对发动机的运行产生影响。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和点火系统均受ECU控制,天然气发动机运行时的耗电量约为400W,且负载多为感性负载,感性负载在接通或断开时会产生高于电源电压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反向瞬时电动势,对整体供电电路产生强大的高频干扰,这种因电磁感应而产生的脉冲电压可以瞬间产生电击穿,这是损坏发动机ECU以及其他用电设备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以避免电源电压不稳定对天然气发动机ECU造成的损坏。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其电阻R1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为该电路的正极输入端;电阻R1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2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源极、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连接,为该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3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均搭铁。
本实用新型用于天然气发动机ECU的供电系统,能有效避免电源电压过高对天然气发动机ECU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本天然气发动机ECU用电压钳位及过压保护电路,电阻R1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1的一端与车载电池B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2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源极、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与发动机ECU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车载电池B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3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和发动机ECU的负极均搭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良,未经王宝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04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