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量棱柱型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试验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66090.8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杨光锁;郭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量 棱柱 锂离子电池 导热 系数 试验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棱柱型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试验工装,涉及试验工装领域,包括保温结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加热片、第一电源线、第一电源、热电偶、第二电源线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设置在所述保温结构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加热片,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热电偶;所述加热片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热电偶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测量时只需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保温结构的内腔中,使锂离子电池与加热片和热电偶接触,减少了粘贴加热片和热电偶的步骤,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棱柱型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温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对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测量在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公布号为CN11208303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测试装置,在锂离子电芯的外表面贴合加热片和测温热电偶,可测量锂离子电芯的导热系数。现有的导热系数测量装置每次测量都需要在锂离子电池的外表面粘贴加热片和热电偶,操作麻烦,费时费力,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测量棱柱型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测量棱柱型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试验工装,包括保温结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加热片、第一电源线、第一电源、热电偶、第二电源线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设置在所述保温结构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加热片,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热电偶;所述加热片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热电偶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测量时只需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保温结构的内腔中,使锂离子电池与加热片和热电偶接触,减少了粘贴加热片和热电偶的步骤,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竖立在所述保温结构的内腔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部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一排加热片;两个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部的左右两侧,每个第二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孔,各安装孔中均固定连接有热电偶。
优选地,所述用于测量棱柱型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试验工装还包括第一鳄鱼夹和第二鳄鱼夹;所述第一电源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片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同一侧的各第一电源线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在一个第一鳄鱼夹的一端,所述第一鳄鱼夹的另一端通过电线插接在所述第一电源上;所述第二电源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热电偶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同一侧的各第二电源线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在一个第二鳄鱼夹的一端,所述第二鳄鱼夹的另一端通过电线插接在所述第二电源上。
优选地,所述用于测量棱柱型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试验工装还包括聚酯纤维玻璃,所述聚酯纤维玻璃的数量与所述加热片的数量相同。设置聚酯纤维玻璃,通过测量聚酯纤维玻璃的导热系数可验证测量效果。
优选地,所述保温结构包括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第四保温板和第五保温板;两个第二保温板左右相对设置在所述第四保温板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第四保温板滑动配合,两个第二保温板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所述第三保温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保温板的上表面后侧;两个第一保温板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保温板的上方,所述第五保温板设置在两个第二保温板的前侧且后表面与两个第一保温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推动两个第二保温板相互靠近,可将锂离子电池的侧面贴紧在加热片上,使锂离子电池与加热片紧密接触,避免接触不良。
优选地,所述保温结构还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第四保温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滑轨,两个第二保温板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橡胶材质的滑块与滑轨之间存在摩擦力,利于第二保温板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66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装置和边检机
- 下一篇:一种桩孔底部抽水排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