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集满提示功能的汽车尾气检测用尾气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60248.0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29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程淼;苏继恒;付兴烨;李美丽;卢振生;王迎辉;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化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王金旗 |
地址: | 152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提示 功能 汽车尾气 检测 尾气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集满提示功能的汽车尾气检测用尾气收集装置,属于尾气收集设备领域,一种具有集满提示功能的汽车尾气检测用尾气收集装置,通过在集气瓶上套接主气囊,并在集气瓶上设置与主气囊相连通的溢气孔,当活动块滑动至集气瓶的底部时,此时集气瓶内部已经集满尾气,但是汽车尾气一定程度上还在继续向外排出,继续通入尾气时,尾气从溢气孔进入主气囊中,弹性的主气囊可容纳更多的尾气,同时能够在闲置时减小占地空间,另外,膨胀的主气囊可起到更好的提示作用,在主气囊侧端设置副气囊,主气囊膨胀时会挤压原本鼓胀状态的副气囊,副气囊中的气体从气孔处溢出,气流经过哨子时会发出声音,起到进一步提示操作人员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收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集满提示功能的汽车尾气检测用尾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污染的逐渐恶化,为了提高汽车环保标准,需要对汽车的尾气进行检测。汽车尾气检测是对汽车启动运行状态下产生的尾气中的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用于检测汽车的状况,分析汽车的性能。
目前,汽车尾气检测多采用专业的汽车尾气检测分析仪,并辅以尾气检测收集装置来完成。尾气检测收集装置可以收集多余的尾气,以净化检测车间内的环境。
现有的尾气检测收集装置一般采用容量固定的装置,且不方便判断已收集的尾气量,因而在收集尾气的过程中,容易因尾气产生过多导致收集装置与汽车排气管分离,造成尾气泄露,污染检测车间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集满提示功能的汽车尾气检测用尾气收集装置,它通过设置的弹性主气囊,可容纳更多的尾气,同时能够在闲置时减小占地空间,且膨胀的主气囊可起到更好的提示作用,另外,主气囊膨胀时会挤压原本鼓胀状态的副气囊,副气囊中的气体从气孔处溢出,气流经过哨子时会发出声音,起到进一步提示操作人员的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集满提示功能的汽车尾气检测用尾气收集装置,包括上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的集气瓶,进气管的下管口延伸至集气瓶的内侧,且进气管的下管口与集气瓶之间连接有自密封结构,进气管的上管口连接有自适应套接结构,集气瓶的内侧上下滑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与集气瓶的内壁相贴合的密封圈,活动块的下端连接有推杆,集气瓶的下端设置有与推杆相适配的通孔,集气瓶的侧下端固定套接有主气囊,集气瓶的侧下端设置有与主气囊相连通的溢气孔,通过自适应套接结构的设置,可将该收集装置与多种管径的汽车排气管密封连接,使用更加方便,汽车排气管排气时,尾气从进气管进入集气瓶中,活动块在尾气的挤压作用下沿着集气瓶内壁朝向通孔的一侧滑动,操作人员可通过实时观察推杆伸出集气瓶外侧的长度判断集气瓶中收集的尾气量;当活动块滑动至集气瓶的底部时,此时集气瓶内部已经集满尾气,但是汽车尾气一定程度上还在继续向外排出,继续通入尾气时,尾气从溢气孔进入主气囊中,主气囊膨胀变大,收集多余的尾气,弹性的主气囊可容纳更多的尾气,同时能够在闲置时减小占地空间,另外,膨胀的主气囊可起到更好的提示作用。
进一步的,自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板和拉伸弹簧,密封板位于进气管的下管口处,且密封板的上端通过拉伸弹簧与集气瓶的内顶端固定连接,密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汽车尾气由进气管进入后,密封板配合拉伸弹簧在气流的推动下远离进气管,尾气进入集气瓶中,将该收集装置从汽车排气管上分离后,密封板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密封进气管,将收集的尾气稳定密封在集气瓶中。
进一步的,自适应套接结构包括弹性软管和弹力圈,弹力圈通过弹性软管与进气管的上管口固定连,弹力圈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汽车排气管,收集时尾气不易从该收集装置与排气管的连接处溢出。
进一步的,活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螺纹套接于推杆的上端部,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拆装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化学院,未经绥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60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流高频高压电弧电源
- 下一篇:一种船舶设备用防缠绕的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