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ini LED背光分区驱动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59325.0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3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波;舒庭军;赵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ni led 背光 分区 驱动 模组 | ||
一种Mini LED背光分区驱动模组,其中基板正面贴装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LED芯片,基板反面贴装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驱动IC,LED的位置中线与驱动IC的位置中线不重合;基板反面固定设有多个凸起状的拓展块,每相邻两个拓展块之间皆设有一个驱动IC,驱动IC的信号线先后贯穿拓展块、基板并与LED引脚连接,信号线位于基板内部的部位与基板板体呈垂直布置。利用基板反面凸状拓展块作为线路引导空间,可令水平布置的功能线路轻松绕过垂直布置的信号线,有效提升基板针对密集线路布置的容纳能力;同时,由于拓展块不会增加背光模组的总厚度,可确保整体Mini LED的超薄性能不受影响,并通过拓展块的线路容纳功能以增大LED设置密度,有效提升Mini LED的混光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模组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Mini LED背光分区驱动模组。
背景技术
在超高清显示时代对画质和分辨率等规格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MiniLED 的出现为LED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的活力,Mini LED被寄予厚望;Mini LED 芯片技术趋向成熟,在平板、大尺寸TV、电竞、车载显示上展现出优势,逐步增长,Mini-LED作为LCD屏幕的演进方案,MiniLED背光技术通常采用蓝色芯片搭配转色材料实现白色背光,再结合液晶面板实现画面显示。
随着未来Mini LED背光分区逐渐增高,若是多至500,甚至上千,那么信号线务必减少,否则排线即将成为新的难题;同时,为提高Mini LED混光的精度品质、降低局部暗区,LED的设置密度必须增大,因此其排列的设计间距逐渐缩小,令LED与驱动IC信号连接线路的设置空间更为拥挤,导致PCB基板内难以布置其它类型的功能线路,如果增加基板整体厚度以容纳密集线路布置,则会令整体Mini LED产品丧失超薄性能优势,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ini LED背光分区驱动模组,用以在确保Mini LED超薄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基板针对密集线路布置的容纳能力,以此增大LED设置密度并有效提升Mini LED的混光品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Mini LED背光分区驱动模组,包括基板,其中,所述基板正面贴装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LED,所述基板反面贴装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驱动IC,所述LED的位置中线与所述驱动IC的位置中线不重合;所述基板反面固定设有多个凸起状的拓展块,每相邻两个所述拓展块之间皆设有一个所述驱动IC,所述驱动IC的信号线先后贯穿所述拓展块、所述基板并与所述LED引脚连接,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基板内部的部位与所述基板板体呈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内部设有与其板体相互平行的多个线路层,每个线路层中的功能线路布置方向均与所述基板板体平行,所述功能线路绕过所述信号线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IC位置中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LED位置中线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LED位置中线与所述拓展块位置中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拓展块厚度≤所述驱动IC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拓展块与所述基板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基板反面凸状拓展块作为线路引导空间,将驱动IC的信号线先行引入拓展块内,由于驱动IC与LED的交错布置,拓展块正好位于LED所处位置的另一面,令信号线能以垂直形态贯穿基板与LED连接,使得信号线对PCB基板线路层所占用的空间仅为其线体截面大小,由于信号线截面尺寸极小,可令其它水平布置的功能线路轻松绕过垂直布置的信号线,有效提升基板针对密集线路布置的容纳能力;同时,由于拓展块在基板反面各驱动IC之间的间隔布置,基板自身厚度不会增加,且不会增加背光模组的总厚度,可确保整体Mini LED的超薄性能不受影响,并通过拓展块的线路容纳功能以增大LED设置密度,有效提升Mini LED的混光品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59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约化恒温恒湿处理桑蚕养殖架
- 下一篇:一种全降解粘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