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39991.8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3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仁;黄仲纬;郑势严;张容玮;刘瀚元;李俊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光源、第一棱镜片以及光型调整片,其中
所述第一棱镜片设置于所述光源上;以及
所述光型调整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棱镜片的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其中所述光型调整片包括基底以及多个光型调整结构,其中
所述基底具有远离所述光源的第一表面及靠近所述光源的第二表面;以及
所述多个光型调整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光型调整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相连接的第一结构面及第二结构面,各所述光型调整结构的所述第一结构面与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夹有第一底角,各所述光型调整结构的所述第二结构面与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夹有第二底角,且所述第一底角的角度与所述第二底角的角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角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底角的角度,且所述光型调整结构的所述第一结构面于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光型调整结构的所述第二结构面于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二投影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角的角度落在70°至90°的范围,且所述第二底角的角度落在10°至30°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角的角度等于87°,且所述第二底角的角度等于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面及所述第二结构面夹有第一顶角,且所述第一顶角的角度落在60°至100°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角的角度等于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片的远离所述光源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片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光型调整片的所述多个光型调整结构的延伸方向夹有第一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落在0°至180°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等于4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棱镜片,其中
所述第二棱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棱镜片与所述光源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棱镜片的远离所述光源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片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棱镜片的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夹有第二夹角,且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介于0°到180°的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等于9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一光学膜片,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光型调整片与所述第一棱镜片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包括视角控制片、反射式偏光增光片及扩散片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光学膜片,其中
所述第二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棱镜片与所述光源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为扩散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型调整结构在方向上以间距排列,所述光型调整结构中的每一个在所述方向上具有宽度,且所述间距与所述宽度的比值落在0至1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399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板阀和电池注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通道精馏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