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锅炉烟气脱水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28063.1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8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雪;戚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飞达捷能气体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127 | 代理人: | 刘素霞;刘秀奇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锅炉 烟气 脱水 干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干燥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锅炉烟气脱水干燥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压缩锅炉烟气脱水干燥系统包括吸附塔、PSA碳捕集设备和缓冲罐;所述吸附塔上设有压缩锅炉烟气进气管路、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吹扫气进气管路和吹扫气出气管路;所述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与所述PSA碳捕集设备进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吹扫气进气管路与所述缓冲罐出气管路相连通,所述缓冲罐进气管路与所述PSA碳捕集设备塔顶放空气出气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压缩锅炉烟气脱水干燥系统可在无能耗的情况下实现吸附塔内吸附剂的再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干燥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锅炉烟气脱水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是我国碳排放大户,对电厂的锅炉烟气进行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是碳达峰、碳中和大势所趋。
一般锅炉烟气进行压缩后,然后进入碳捕集设备进行二氧化碳捕集,气体经过压缩后,烟气中的含水量达到饱和,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硫化物以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酸性物质,腐蚀管路和设备,因此对酸性锅炉烟气进行脱水干燥处理,不仅是保护管道和塔器设备,而且也是保护回收二氧化碳装置所必需的。
中国专利文献CN2021225168098提出的是利用压缩机余热对吸附塔内的吸附剂进行干燥再生的设备,但是利用压缩机余热,必须保证压缩机的出气温度要足够高,保证其出气温度能将吸附剂中的水全部气化带出,但是实际运行时,烟气压缩机温度达不到理想温度,干燥剂再生不彻底,虽然是零气耗,但是烟气干燥效果不理想。现场使用时,要么使用冰水冷却,要么补充额外的热源,方可保证烟气干燥效果,额外增加了能耗。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锅炉烟气脱水干燥系统,以解决压缩锅炉烟气干燥能耗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锅炉烟气脱水干燥系统,包括吸附塔、PSA碳捕集设备和缓冲罐;所述吸附塔上设有压缩锅炉烟气进气管路、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吹扫气进气管路和吹扫气出气管路;所述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与所述PSA碳捕集设备进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吹扫气进气管路与所述缓冲罐出气管路相连通,所述缓冲罐进气管路与所述PSA碳捕集设备塔顶放空气出气管路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压缩锅炉烟气进气管路和/或所述吹扫气出气管路设置在所述吸附塔的塔底;所述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和/或吹扫气进气管路设置在所述吸附塔的塔顶;所述吸附塔包括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
优选地,所述压缩锅炉烟气进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相连通;所述压缩锅炉烟气进气管路上设有串联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压缩锅炉烟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
优选地,所述吹扫气出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相连通;所述吹扫气出气管路上设有串联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吹扫气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所述吹扫气出气口处还设有消音器。
优选地,所述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相连通;所述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上设有串联的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压缩锅炉烟气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之间。
优选地,所述吹扫气进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相连通;所述吹扫气进气管路上设有串联的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所述吹扫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缩锅炉烟气进气管路和所述吹扫气出气管路设置在所述吸附塔的塔底,所述压缩锅炉烟气进气管路和所述吹扫气出气管路并联设置;所述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和所述吹扫气进气管路设置在所述吸附塔的塔顶,所述压缩锅炉烟气出气管路和所述吹扫气进气管路并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飞达捷能气体分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飞达捷能气体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28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柱内板下段加强件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土壤水分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