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贫煤的深度燃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26779.8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8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史西银;牛涛;李博;刘威;刘卫东;张超群;张东海;郎文博;相明辉;武学谦;刘鹏飞;方永旭;林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5/02 | 分类号: | F23C5/02;F23C7/00;F23C5/32;F23M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薛学娜 |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深度 燃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贫煤的深度燃烧系统,多层燃烧装置沿锅炉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燃尽风喷口设置在燃烧装置的上方,燃尽风喷口包括第一中心管道和第一外二次风管道,第一外二次风管道环设在第一中心管道外侧,浓淡分离装置将制粉装置提供的三次风分离为浓三次风和淡三次风,浓三次风送入燃烧装置内,淡三次风通过燃尽风喷口的第一中心管道送入锅炉的炉膛内,上述设置使得在使用贫煤、无烟煤的情况下,降低了NOx排放浓度,并且燃烧装置所对应的主燃区内有浓三次风参与燃烧,提高了煤粉燃尽率,燃烧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贫煤的深度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贫煤和无烟煤这种难着火、难燃烬、中等结焦,硫分含量高的煤种,现有的煤粉锅炉不能将其充分燃烧,浪费能源。随着低挥发份的劣质贫煤和无烟煤在动力用煤中所占的比例日渐增多,亟需解决贫煤和无烟煤着火、稳燃、结渣、提高燃尽度等方面问题。
目前国内已开发出一些针对着火、稳燃等问题的燃烧技术,特别是浓淡燃烧技术,但是浓淡燃烧技术对于高挥发份煤的效果比较明显,而对于低挥发份的贫煤、无烟煤效果较差。国际上出现了对贫煤、无烟煤采用U、W型火焰燃烧方式,但其锅炉设计、制造复杂、投资大,在不同运行条件维持火焰形状困难,且下炉膛易结渣、NO排放量高。
因此,亟需一种应用于贫煤的深度燃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贫煤的深度燃烧系统,以提高贫煤、无烟煤的燃尽率,降低NO的排放,减少结渣。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贫煤的深度燃烧系统,该应用于贫煤的深度燃烧系统包括:
锅炉;
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设置为多层,多层所述燃烧装置设置在所述锅炉上,并沿所述锅炉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燃尽风喷口,所述燃尽风喷口设置在所述锅炉上,位于所述燃烧装置的上方,所述燃尽风喷口包括第一中心管道和第一外二次风管道,所述第一外二次风管道环设在所述第一中心管道外侧;
制粉装置,所述制粉装置连通浓淡分离装置,所述浓淡分离装置将所述制粉装置产生的三次风分离为浓三次风和淡三次风,所述浓三次风通过第一送风通道与所述燃烧装置连通,所述淡三次风通过第二送风通道与所述燃尽风喷口的所述第一中心管道连通;
风箱,所述风箱与所述燃烧装置和所述第一外二次风管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锅炉包括前墙、后墙和两个炉膛侧壁,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炉膛侧壁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炉膛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连接;
所述燃尽风喷口设置为两层,第一层所述燃尽风喷口设置在所述前墙上,第二层所述燃尽风喷口设置在所述后墙上,第一层所述燃尽风喷口和第二层所述燃尽风喷口的送风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层所述燃尽风喷口与所述第二层所述燃尽风喷口之间的高度差为h。
可选地,第一层所述燃尽风喷口设置为多个,靠近所述炉膛侧壁设置的燃尽风喷口朝向远离所述炉膛侧壁的方向偏转,偏转角为α。
可选地,所述偏转角α的取值范围为5°~20°。
可选地,第二层所述燃尽风喷口设置为多个,靠近所述炉膛侧壁设置的所述燃尽风喷口朝向远离所述炉膛侧壁的方向偏转,偏转角为β。
可选地,所述偏转角β的取值范围为5°~20°。
可选地,第一层所述燃尽风喷口的设置数量与第二层所述燃尽风喷口的设置数量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能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26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