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11580.8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1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年丰;徐广振;张超山;厚彦林;田培杰;聂栋;陈泰江;国宁;闫金波;郑迪;张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F16L55/32;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华小明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钢筋混凝土 排水管道 开挖 穿越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传动轴一侧传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传动轴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摄像头和喷头,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过程中,可通过推杆电机的传动轴带动移动块朝向管道内移动,并由驱动电机带动摄像头转动,当发现管道伤位时,工作人员开启液泵,料箱内的颜料经液泵的喷头喷至排水管道内壁,用于标记伤位,提前探明伤位可降低工作人员待在恶劣环境通道内的时长,降低工作人员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地下管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大批的地下管道由于铺设时间的久远,现已纷纷达到或接近使用年限,管道的修复技术已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传统的开挖修复和更换管道技术,不但导致了施工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给施工区域的居民与社区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基于传统技术种种弊端的显现,使非开挖修复技术应运而生。非开挖技术首先兴起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要用于油、气管道的更新修复。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方式为,工作人员携带涂胶补伤工具在管道内走动,同时朝向四周观望排水管道内壁,在发现伤处进行修复作业,该种作业形式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在恶劣环形管道内的时长,增加了工作人员负担,亟需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传动轴一侧传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外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移动块顶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液泵和料箱,所述料箱一侧通过料管与液泵连通,所述液泵顶部连通设置有喷头;所述料箱顶部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内卡位有盖板,所述料箱前壁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可视窗。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移动块底部放置有载板,所述载板底部四个棱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撑杆,所述撑杆底部通过轮架转动连接有定向轮;所述载板一侧通过螺孔旋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顶端通过轴承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载板远离螺杆的一侧贯穿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与移动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移动块前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液泵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液泵的喷头内固定安装有防堵网。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底座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耳板,且耳板内中部开设有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装置,通过设置有摄像头和喷头,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非开挖穿越施工过程中,可通过推杆电机的传动轴带动移动块朝向管道内移动,并由驱动电机带动摄像头转动,当发现管道伤位时,工作人员开启液泵,料箱内的颜料经液泵的喷头喷至排水管道内壁,用于标记伤位,相较于工作人员携带工具在管道内走动查看,提前探明伤位可降低工作人员待在恶劣环境通道内的时长,降低工作人员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115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密封高压进油嘴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分合闸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