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气密缓冲型吸嘴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05852.3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3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瞿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胡家铭;曹祖良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 缓冲 型吸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气密缓冲型吸嘴,包括上套管,上套管下部滑动连接下套管,上套管与下套管外周套设弹性套,下套管内部密封连接吸嘴头上部,吸嘴头下部伸出下套管,弹性套;上套管中间贯穿上套孔,下套管中间贯穿下套孔,下套孔内密封连接吸嘴头,吸嘴头中间贯穿吸嘴孔,弹性套中竖直贯穿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吸嘴头与套管组合件,在弹性套压缩变形后,产生相应弹力,形成缓冲。本吸嘴既可实现普通硬质材料缓冲型吸嘴的长使用寿命、有效保护电气元件的作用,也可有效提高缓冲型吸嘴的密闭性,没有气体的泄漏,增强对电气元件的吸附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元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全气密缓冲型吸嘴。
背景技术
吸嘴常用于集成电路生产,其原理是通过吸嘴内部的通孔,在吸嘴上产生负压从而吸住电气元件。
小型电气元件表面具有薄膜,硬质的吸嘴头在接触电气元件表面时,极容易损坏表面薄膜。因此,初期的吸嘴一般采用软质橡胶、塑料等高分子软质材料。但是,软质材料的使用寿命极短,需要经常更换,另外由于软质材料容易卡住或镶嵌住芯片的碎屑,造成芯片的损坏,因此只要有碎片或异物卡在吸嘴上,该吸嘴的寿命也就终止了。
CN207986156U公开了一种缓冲型吸嘴,该申请包括吸嘴头和套管,吸嘴头安装于套管上,套管另一端固定有顶套,顶套与吸嘴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提高了吸嘴在吸取电器元件时的吸附力,但仍然存在滑动漏气、零件多、加工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气密缓冲型吸嘴,能解决滑动漏气、零件多、加工复杂的问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全气密缓冲型吸嘴,包括上套管,上套管下部滑动连接下套管,上套管与下套管外周套设弹性套,下套管内部密封连接吸嘴头上部,吸嘴头下部伸出下套管,弹性套;上套管中间贯穿上套孔,下套管中间贯穿下套孔,下套孔内密封连接吸嘴头,吸嘴头中间贯穿吸嘴孔,弹性套中竖直贯穿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套管、吸嘴头在上套孔中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套管和下套管采用不锈钢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套孔内通过均匀涂抹胶水连接吸嘴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吸嘴头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锥形,吸嘴孔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吸嘴头底端尖部与电气元件接触的表面粗糙度为0.01.µ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吸嘴头采用陶瓷或电木或硬质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套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如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套采用橡胶压铸工艺连接上套管、下套管外周,安装孔与上套管、下套管为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套管外周设置上套连接环,弹性套中开设适配的上套连接槽;下套管外周设置下套连接环,弹性套中开设适配的下套连接槽。
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吸嘴头与套管组合件,在弹性套压缩变形后,产生相应弹力,形成缓冲。本吸嘴既可实现普通硬质材料缓冲型吸嘴的长使用寿命、有效保护电气元件的作用,也可有效提高缓冲型吸嘴的密闭性,没有气体的泄漏,增强对电气元件的吸附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包括上套管1、吸嘴头2、下套管4、弹性套3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科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05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效浅层气浮净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停车场的具有警示功能的道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