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93160.1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7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周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呈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5K1/18;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姚雯菁 |
地址: | 224599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控制 单元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组件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纽扣电池,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纵向开设有触点槽二,触点槽二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接触点二,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横向开设有触点槽一。通过设计,当纽扣电池进入开口式弹片与拱桥式弹片之间后,纽扣电池对拱桥式弹片进行抵压以及开口式弹片进行抵压,开口式弹片的两侧在被挤压后,向两侧扩张,从而使得触点端二与触点槽进行滑动卡接,并且由于开口式弹片通过触点端与印刷电路板进行卡接,从而对纽扣电池进行了固定,该设计内正、负极弹片无需焊接,易拆卸,从而方便了后期对印刷电路板进行维修的问题,不会因拆装问题造成印刷电路板二次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组件。
背景技术
ECU即电子控制单元,是一种已知的控制单元,广泛地应用于对汽车的各个系统/部件进行精确和复杂的控制。ECU从各类传感器接收信号,并基于一定的策略输出控制指令到车辆的各个系统/部件并对其进行控制。
传统的ECU结构,如汽车的胎压传感器,包括框架、带有连接器的PCB板组件和基座,作为电源使用的纽扣式电池,以及使纽扣式电池和PCB电连接在一起的电池弹片(包括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
现有技术中纽扣电池的装配方式将正、负极弹片分别焊接在纽扣电池的正、负极上;然后通过烙铁焊将正、负极弹片焊接在PCB上,纽扣电池通过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实现与PCB的电连接;
但是,使用烙铁焊将正、负极弹片与PCB连接的周期长、焊接质量差、成本高,并且后期对PCB进行维修时,例如焊点修补等,焊接的正、负极弹片比较影响对其周侧损坏焊点修补,维修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弹片先行拆除,容易对PCB板造成二次损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组件,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内包括:印刷电路板、纽扣电池和外壳,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纵向开设有触点槽二,触点槽二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接触点二,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横向开设有触点槽一,触点槽一一侧内壁设置有接触点一;
所述纽扣电池上侧设置有开口式弹片,所述纽扣电池下侧设置有拱桥式弹片。
优选的,所述开口式弹片上连接有压片端,所述压片端与开口式弹片为一体,所述开口式弹片两侧向内挤压且具有一定的回弹性。
优选的,所述开口式弹片两侧下端安装有触点端二,触点端二一侧设置有接触端二,接触端二与接触点二电性连接,所述触点端二与触点槽二滑动卡接,开口式弹片的两侧在被挤压后,向两侧扩张,从而使得触点端二与触点槽二进行滑动卡接,并且接触端二与接触点二也通过挤压后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拱桥式弹片两侧下端安装有触点端一,触点端一一侧设置有接触端一,接触端一与接触点一电性连接,所述触点端一与触点槽一滑动连接,拱桥式弹片被挤压后,触点端一上的接触端一与触点槽一内的接触点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为胎压传感器,所述印刷电路板和纽扣电池均装设于外壳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组件,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呈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呈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93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暖通工程管道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对光伏板进行清理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