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81273.X | 申请日: | 202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3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董义焕;贺亚茹;陈伟悦;贺小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A01G7/04;A01G9/26 |
| 代理公司: | 池州秉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0 | 代理人: | 李玉娜 |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麦 培育 立体 栽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涉及大麦培育技术领域,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四周由下往上均依次设置有培育坑、翻盖门和温湿度显示屏,所述培育箱的四周且位于培育坑的顶端设置有培育罩,所述培育箱的内部设置有培育机构;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顶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与现有的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高大麦培育的整体便捷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麦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大麦在我国南北各地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欧洲,其麦粒比其他麦都大,所以叫大麦,它和小麦的功效大致相同,在对大麦进行培育栽培时,由于现有的培育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对于大麦的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无法很好的把控,导致无法达到培育试验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对大麦进行培育栽培时,由于现有的培育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对于大麦的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无法很好的把控,导致无法达到培育试验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四周由下往上均依次设置有培育坑、翻盖门和温湿度显示屏,所述培育箱的四周且位于培育坑的顶端设置有培育罩,所述培育箱的内部设置有培育机构;
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顶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培育罩的顶端均设置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底部均设置有植物生长灯,所述培育罩的外侧均设置有门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灯罩对植物生长灯的灯光汇集,从而对下方的培育大麦进行照射,满足大麦的生长需求,而门体的打开关闭,可以对培育罩内进行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培育箱的内部靠近顶端处均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雾化喷头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水泵对外接水源的加压,并通过相连通的雾化喷头喷出,从而对湿度进行补充,以及对大麦生长需求的水进行添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培育坑的正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植物生长灯、旋转电机、电动伸缩杆、水泵电性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和温湿度显示屏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翻盖门与培育箱合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温湿度显示屏的外侧设置有玻璃保护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玻璃保护罩对温湿度显示屏进行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培育机构的设计,对大麦实验种有效的进行空气和土壤湿度的变化,同时对培育罩内部温湿度进行把控,并达到对多个培育罩内的大麦实验种进行培育检测作业,对环境控制更加有效,使得培育试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的培育箱结构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麦培育立体栽培装置的灯罩结构解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812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