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可翻转切换式无轴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41003.6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17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秋阳;赵涛;段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02 | 分类号: | B63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苏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状态 翻转 切换 式无轴 推进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作状态可翻转切换式无轴推进器,包括:固定基座支架;和轮缘推进器,转接于固定基座支架,且轮缘推进器基于固定基座支架具有两个转接状态位,其中一个转接状态位为复位状态位,复位状态位的轮缘推进器的径向平面与前进方向的所处平面相平行,另一个转接状态位为推进状态位,推进状态位的轮缘推进器的径向平面与前进方向的所处平面之间具有预定角度;以及机体结构,内部配置有相电连接的电池和控制电路;机体结构内部的电池和控制电路与轮缘推进器之间电性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推进器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通过有轴螺旋桨产生推力,遇到绳子等异物会发生缠绕,功能安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作状态可翻转切换式无轴推进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潜水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水下活动仅凭借自身体力打脚蹼前进,不仅速度慢,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活动范围有限,因此水下推进器作为一种辅助潜水的装备越来越受到潜水爱好者的推崇。
现有的水下推进器体积比较大,不方便携带,且主要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有轴螺旋桨产生推力,协助进行水下运动,遇到绳子之类的异物会发生缠绕。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状态可翻转切换式无轴推进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推进器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通过有轴螺旋桨产生推力,遇到绳子等异物会发生缠绕,整体功能安全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作状态可翻转切换式无轴推进器,具有一个前进方向,所述工作状态可翻转切换式无轴推进器包括:
固定基座支架;和
轮缘推进器,转接于所述固定基座支架,且所述轮缘推进器基于所述固定基座支架具有两个转接状态位,其中一个所述转接状态位为复位状态位,所述复位状态位的轮缘推进器的径向平面与所述前进方向的所处平面相平行,另一个所述转接状态位为推进状态位,所述推进状态位的轮缘推进器的径向平面与所述前进方向的所处平面之间具有预定角度;以及
机体结构,内部配置有相电连接的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机体结构内部的电池和控制电路与所述轮缘推进器之间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体结构固接于所述固定基座支架的另一侧部;
所述轮缘推进器转接于所述机体结构背离所述固定基座支架的一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体结构的一端侧部固接有铰接构件,所述轮缘推进器的一侧部固接有铰接连杆,且所述轮缘推进器通过所述铰接连杆转接于所述铰接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基座支架与所述机体结构之间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机体结构与所述轮缘推进器之间通过外置的电接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基座支架固接有铰接构件,所述轮缘推进器的一侧部固接有铰接连杆,且所述轮缘推进器通过所述铰接连杆与所述铰接构件之间转接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体结构的侧部装配固接有腰绑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
限位构件,固接于所述铰接构件,且所述限位构件位于所述轮缘推进器自复位状态位转至推进状态位的切换路径上,通过所述限位构件在所述轮缘推进器转动至推进状态位的预设角度时,限制所述轮缘推进器继续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41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处理用垃圾清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瓶体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