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12292.7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3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邓芳;陈建平;王虎;周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上善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3/06;C02F3/30;C02F3/12;C02F1/463 |
代理公司: | 武汉慕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10 | 代理人: | 李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深度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电絮凝反应池、A/O生化反应池和MBR膜生物反应池,所述电絮凝反应池、A/O生化反应池和MBR膜生物反应池依次连通,所述电絮凝反应池的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有排水管;还包括化学反硝化池,所述化学反硝化池位于电絮凝反应池和A/O生化反应池之间,且均与电絮凝反应池和A/O生化反应池连通,所述化学反硝化池内部设有纳米零价铁负载生物炭悬浮填料。本实用新型具有污水处理程度高、出水水质达标、无需添加化学药剂,不会产生污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污染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较高的COD含量,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生化+物化法组合进行处理,生化法处理经济成本低,可有效去除渗滤液中易降解有机物、氨氮等,但是经生化处理后出水仍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较高的盐分和色度,同时存在总氮不达标的问题,需要采用进一步物化处理技术进行深度处理。
专利号为CN1028876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凝絮-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系统,包括调节池、电凝絮反应器、化学氧化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器,以及清水池,通过电凝絮反应去除重金属,然后通过次氯酸钠降解、缺氧反应进一步将C、N等元素换成低价态,然后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好氧降解,去除有机物。由于该处理系统的化学氧化池需要加入化学药剂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氧化具有处理程度低、药剂用量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处理程度高、无需投加化学药剂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电絮凝反应池、A/O生化反应池和MBR膜生物反应池,所述电絮凝反应池、A/O生化反应池和MBR膜生物反应池依次连通,所述电絮凝反应池的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有排水管;还包括化学反硝化池,所述化学反硝化池位于电絮凝反应池和A/O生化反应池之间,且均与电絮凝反应池和A/O生化反应池连通,所述化学反硝化池内部设有纳米零价铁负载生物炭悬浮填料。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絮凝反应池通过隔板分为电絮凝反应区和第一沉淀区,所述电絮凝反应区和第一沉淀区并排设置且连通,所述进水管与电絮凝反应区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区的顶部与化学反硝化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电絮凝反应区内部竖向设有阳极板、阴极板,所述电絮凝反应区外部设有直流输出电源,所述阳极板连接直流输出电源的正极电源,阴极板连接直流输出电源的负极电源;所述第一沉淀区底部设有第一排泥管。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阳极板为铁电极板,阴极板为铝电极板。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絮凝反应区内部设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设于阳极板和阴极板的下方。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A/O生化反应池通过两块隔板分隔为厌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第二沉淀区,所述厌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第二沉淀区并排分布且依次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区的底部与化学反硝化池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沉淀区的顶部与MBR膜生物反应池的底部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区底部设有第二搅拌器,所述好氧反应区底部设有第一曝气器;所述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底部通过第一污泥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设有第一回流泵。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沉淀区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内部中心位置均设有中心导流筒,所述电絮凝反应区顶部与第一沉淀区内部的中心导流筒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区顶部与第二沉淀区内部的中心导流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上善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上善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12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