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99166.2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旺;康报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内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横向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纵向电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非显示区内设有与各横向电极和各纵向电极电连接的驱动单元;每一横向电极设有多个第一开孔,每一纵向电极包括多个电极块和多个连接桥,每一电极块位于一第一开孔内,并与横向电极相绝缘;每一连接桥连接一纵向电极中相邻两个电极块;至少一电极块设有第二开孔,第二开孔用于供过光线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控面板的光透过率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迭代,移动设备屏下传感技术,比如屏下图像采集技术已经广泛流行。移动设备的屏下传感器多为光学器件,在移动设备的显示面板上需要开设可供屏下传感器采光的挖孔,也即目前流行的挖孔屏。
在相关技术中,为兼顾显示面板在挖孔区中触控操作的需要,会在与显示面板组合的触控面板上设置菱形触控电极,并以金属连接桥搭接纵向电极中相邻的菱形触控电极,因为横向电极的存在,每一金属连接桥需要横跨一个横向电极才能与横向电极两侧的菱形触控电极连接,所以金属连接桥的长度较长。而金属连接桥会遮挡由外界照射进入屏下传感器的光线,导致显示面板在挖孔区的光透过率降低,屏下传感器的采光效果变差。
此外,为满足显示面板显示区的触控需要,触控面板上的触控膜层会覆盖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触控膜层上的触控电极也会对外界环境照射进入屏下传感器的光线造成遮挡,同样会导致屏下传感器的采光效果变差,不利于屏下传感器光学性能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触控面板,旨在提升触控面板的光透过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横向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纵向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非显示区内设有与各所述横向电极和各所述纵向电极电连接的驱动单元;
每一所述横向电极设有多个第一开孔,每一所述纵向电极包括多个电极块和多个连接桥,每一所述电极块位于一所述第一开孔内,并与所述横向电极相绝缘;每一所述连接桥连接一所述纵向电极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极块;
至少一所述电极块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用于供过光线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的内周壁与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内的电极块的外周壁之间的间距处处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为圆形孔,所述电极块为圆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的内周壁与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内的电极块的外周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8μm;
且/或,所述第一开孔的内宽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8mm;
且/或,所述第二开孔的内宽大于等于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极块均设有所述第二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设有所述第二开孔的电极块为第一电极,定义未设置所述第二开孔的电极块为第二电极;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每一所述纵向电极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设置;且/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每一所述横向电极内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所述横向电极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99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回转式跳线间隔棒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污油提升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