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貌航空拍照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95737.5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07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申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申虎 |
主分类号: | B64U20/30 | 分类号: | B64U20/30;B64U50/31;B64U20/87;B64D45/00;B64C25/58;B64U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貌 航空 拍照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貌航空拍照无人机。其技术方案包括:机身、防护栏和太阳能板组件,机身内部的两侧安装有延伸出的太阳能板组件,太阳能板组件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末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三组太阳能电池板,三组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皆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皆滑动安装有滑块,三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固定连接的滑块与滑槽配合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通电运行通过连接板带动三组太阳能电池板移动,并且太阳能板通过内部的滑块和滑槽相互配合向前展开至顶端时三组太阳能电池板可完全展开,从而实现了太阳能板供电的功能,避免了无人机长时间飞行至电池电量耗尽而无法继续进行航拍的问题,提高了无人机续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貌航空拍照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全称无人驾驶飞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航拍是指利用无人机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108275279A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发动机、分动箱、多个调速器、正桨和反桨;所述分动箱包括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套设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所述调速器包括调速输入轴,所述调速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调速器与所述正桨和反桨传动连接,现有的技术中CN108275279A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不慎受鸟类撞击桨叶时,容易导致无人机严重损坏甚至坠毁,存在坠机的安全隐患,影响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貌航空拍照无人机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貌航空拍照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貌航空拍照无人机,包括机身、防护栏和太阳能板组件,所述机身外侧的底端螺纹安装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包括下圆盘,所述下圆盘顶部通过螺栓等距安装有防撞杆,所述防撞杆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上圆盘,所述机身内部的两侧安装有延伸出的太阳能板组件,所述太阳能板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末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三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三组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皆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皆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三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固定连接的滑块与滑槽配合滑动连接。
通过防护栏中的防撞杆可将下圆盘与上圆盘进行连接,形成顶部、底部以及侧面安全防护,从而对机身进行无死角的防护,增加了机身的防撞功能,使其桨叶在飞行的过程中不会与鸟类以及树木发生直接撞击,提高了机身在撞击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了桨叶在不慎受鸟类撞击时,导致机身严重损坏甚至坠毁的问题,降低了桨叶受到撞击而坠机的安全隐患,防护栏的设置保障了机身在飞行的安全性,延长了机身的使用寿命,通过电动推杆通电运行通过连接板带动三组太阳能电池板移动,并且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内部的滑块和滑槽相互配合向前展开至顶端时三组太阳能电池板可完全展开,从而实现了太阳能板供电的功能,避免了无人机长时间飞行至电池电量耗尽而无法继续进行航拍的问题,提高了无人机续航性能,同时也提升装置在户外拍摄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机身正面固定安装有轴架,轴架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轴座,防护轴座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马达的输出端,轴架的内部通过轴杆转动安装有摄像机,所述轴杆的另一侧与伺服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轴架可固定防护轴座,防护轴座可保护其内部的伺服马达不受损坏,伺服马达通电运行可带动摄像机转动,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实现摄像机拍摄角度的调节,实现摄像机多角度拍摄。
优选的,所述机身的顶部嵌入安装有锁扣,且机身的背面通过锁扣安装有蓄电池盒。通过锁扣可固定锁死蓄电池盒,防止蓄电池盒产生松动,蓄电池盒内的蓄电池可为摄像机、伺服马达、电机和电动推杆供电。
优选的,所述机身底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起落架,起落架底端外围套有减震海绵套。通过起落架可在无人机降落时起到减震功能,减震海绵套更是提高了减震效果,避免无人机在降落时与地面产生猛烈撞击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申虎,未经刘申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95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式束发卡
- 下一篇:电动尾翼连杆机构、电动尾翼总成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