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底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92364.6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华;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拉那(长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64 | 分类号: | B60L5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0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后部 底护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底护板,包括底护板和通孔,还包括增护机构,所述增护机构由底盒、耳板、穿孔、泡沫板A、金属衬板、泡沫板B、定位条和定位口构成,所述底护板长条板体表面对称开设有用于螺栓旋过进入车辆架体处的通孔,且底护板的一端表面贴合有用于增加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保护结构的底盒和耳板,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的底护板处设置有增护机构,借助增护机构在底护板处的设置,在底护板处遭受撞击时底盒代替其受到撞击,并以复层的缓冲层进行卸力缓冲,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用的底护板处提供额外优化的保护性结构,从而保障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底护板。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专利号CN201911373623.2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碰撞结构,其包括沿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布置的前下防撞梁总成、前副车架总成、前电池包下护板、后电池包下护板和后副车架总成,且所述前下防撞梁总成连接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前端,所述前电池包下护板连接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底部,所述后电池包下护板连接于所述后副车架总成的底部,并于所述前电池包下护板和所述后电池包下护板相靠近的两端分别设有以构成与电池包相连的连接部。该发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碰撞结构,形成位于汽车底盘位置的碰撞系统,可引导底盘结构在特定区域产生或增加变形,而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底盘的碰撞性能。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车辆架体处安装电池后,通常在电池下方的车辆架体处增装电池后部底护板,借助此种底护板可以在车辆架体处对电池后部的底壳体形成保护,而此种底护板的板体结构较为简单,其在遭受碰撞时对电池后部底壳体产生的保护作用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底护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底护板,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的底护板处设置有增护机构,借助增护机构在底护板处的设置,使得底护板在新能源汽车处为电池朝下后部提供保护时存在额外的保护结构,增护机构内泡沫板A、泡沫板B和金属衬板构成的双面缓冲内抗变形板体具有复层缓冲效果,在底护板处遭受撞击时底盒代替其受到撞击,并以复层的缓冲层进行卸力缓冲,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用的底护板处提供额外优化的保护性结构,从而保障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底护板,包括底护板和通孔,还包括增护机构,所述增护机构由底盒、耳板、穿孔、泡沫板A、金属衬板、泡沫板B、定位条和定位口构成,所述底护板长条板体表面对称开设有用于螺栓旋过进入车辆架体处的通孔,且底护板的一端表面贴合有用于增加新能源汽车电池后部保护结构的底盒和耳板,且底盒的长边盒体与耳板焊接,所述通孔下方的耳板表面开设有用于旋过螺栓的穿孔,所述底盒朝向底护板的盒槽处填入有双面分别贴合泡沫板B和泡沫板A的金属衬板,且金属衬板的宽边板体双面凸起有可以嵌在泡沫板B和泡沫板A表面定位口处的定位条。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口的腔口尺寸与定位条的条体尺寸相同;尺寸适配的定位口与定位条可以适配嵌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的盒槽尺寸大于泡沫板A、金属衬板和泡沫板B的板体尺寸;底盒的较大盒槽可以供泡沫板A、金属衬板和泡沫板B嵌入。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和通孔的孔体尺寸相同;穿孔与通孔可以旋过同一尺寸的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条焊接于金属衬板的板体表面并向外凸起;定位条焊接在金属衬板表面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拉那(长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普拉那(长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92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作业用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