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减震塔组件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581763.2 | 申请日: | 202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0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毕若璇;张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2D2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任晨雪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减震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减震塔组件及车辆,车辆减震塔组件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前围板,车辆减震塔组件包括减震塔和纵梁,减震塔的下部背离前围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与纵梁的外侧板相连;减震塔上靠近第一支座位置处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折边,第一折边与纵梁的上侧板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加强板的设置提高了减震塔上靠近第一支座位置处的强度,进而提高了减震塔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强度,避免了减震塔下部靠近第一支座位置处出现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减震塔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减震塔组件包括减震塔及其安装结构等,减震塔主要为减震器提供足够强度的安装点,作为车身的主要受力部件,减震塔与周边件组成的减震塔组件的设计在车辆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车辆减震塔组件中的减震塔通过前后两个支脚安装在纵梁上,减震塔采用铝材。
然而,减震塔底部靠近前支脚位置处受力较大,且无其它部件的支撑,再加上减震塔的材质限制,减震塔底部靠近前支脚位置处的强度较低,易于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减震塔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塔底部靠近前支脚位置处的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减震塔组件,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围板,所述车辆减震塔组件包括减震塔和纵梁,所述减震塔的下部背离所述前围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纵梁的外侧板相连;
所述减震塔上靠近所述第一支座位置处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纵梁的上侧板相连。
可选地,所述上侧板上设置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外侧板靠近所述纵梁的内侧板的一侧,所述加强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翻边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减震塔的下部靠近所述前围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纵梁的外侧板相铆接。
可选地,所述减震塔的下部还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翻边相铆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减震塔的上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围板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减震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塔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减震塔相连,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前围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铆接在所述减震塔上,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具有一定距离。
可选地,所述纵梁具有贯穿的型腔,所述型腔内设置有支撑内板,所述支撑内板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上侧板和所述第一折边相焊接;
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折边在所述上侧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在所述上侧板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上侧板的上面,所述第一支座包括背离所述前围板的侧表面,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侧表面与所述加强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4毫米,且小于或等于8毫米,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座的长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减震塔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1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锈机排废机构及除锈机
- 下一篇:可移动上盘头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