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菌体结构的发酵车间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37636.5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龚晨杰;龚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勐海濮人农业庄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6200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菌体 结构 发酵 车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洱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菌体结构的发酵车间,包括车间本体、车间本体表面的车间门、车间本体内部的加湿器、车间本体内部的湿度传感器、车间本体内部的若干放置板、车间本体内部的热气输送机构,所述热气输送机构包括制热气机;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若干个放置板对晒青毛茶进行放置,从而可以对其进行渥堆处理,通过加湿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对渥堆的湿度进行调节,可以通过热气输送机构和温度传感器对渥堆的温度进行调节,通过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可以对渥堆内部菌体结构进行控制,将输气管穿过每个放置板,并在输气管外壁上设置若干个输气孔,可以使热气的使用效率更高,减少热量的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洱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菌体结构的发酵车间。
背景技术
普洱茶的发酵一般采用渥堆发酵工艺,在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黑曲霉、根霉、酵母菌起主导作用,这三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效果,普洱茶的发酵大多需要在发酵车间内进行。
公开号为CN21662735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普洱茶发酵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支撑架并固定安装有滚筒,底座的右端面固定安装有内设置有水泵的泵水箱,泵水箱的输出端贯穿滚筒并固定安装有内水管,内水管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与内水管相通的喷管,滚筒的内壁面均匀固定安装有承载板。
虽然该装置可以使普洱茶在滚筒内翻滚,并通过不同宽度的承载板翻转使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更加均匀透气,同时从内水管流出经弹簧雾化后的水雾可更加均匀的与普洱茶接触,使普洱茶保持均匀的湿度,有利于发酵,但是该装置没有设置湿度和温度调节结构,不能对菌体结构进行控制,即不能根据黑曲霉、根霉、酵母菌的最佳生长条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即不能对菌体的占比进行控制,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控制菌体结构的发酵车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菌体结构的发酵车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制菌体结构的发酵车间,包括车间本体、车间本体表面的车间门、车间本体内部的加湿器、车间本体内部的湿度传感器、车间本体内部的若干放置板、车间本体内部的热气输送机构,所述热气输送机构包括制热气机,所述制热气机通过输气管与若干放置板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气管位于放置板内部的部分外壁上设有若干输气孔,所述放置板顶端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出气孔,每个所述出气孔内部均固定有表面设有若干网孔的隔板,其中一个所述放置板外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车间门通过四个合页与车间本体外壁铰接,所述车间门表面固定有两个把手,从而可以对车间门进行开合。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顶端的若干出气孔呈矩阵式排布,可以使从放置板出来的热气更加均匀,从而使渥堆能够被更均匀地加热。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与每个放置板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性,防止漏气,从而减少了热量的流失。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尺寸与放置板顶端出气孔的尺寸相适配,可以使隔板能够顺利地放置在出气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隔板表面网孔的形状呈正方形,且网孔的边长为2-4mm,本文优选为2mm,从而可以防止茶叶从出气孔进入到放置板内部。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的材质为耐高温橡胶,将输气管的材料设置为耐高温橡胶,从而可以减少热气在传输过程中热量的流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勐海濮人农业庄园有限公司,未经勐海濮人农业庄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37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