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分项计量电能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31777.6 | 申请日: | 202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2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琰;邓阳;徐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22/10 | 分类号: | G01R22/10;G01R11/04;H02B1/04;H02B1/03;H02B1/46;H02B1/48 |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胡亚兰 |
| 地址: | 65050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侵入 负荷 辨识 计量 电能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分项计量电能表,通过在现有的电能表放置仓背面开设安装窗口,通过安装窗口安装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在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背面固定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在电池表放置仓内安装智能电能表,将智能电能表背面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之间连接固定,并将智能电能表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电连接,实现在现有电能表放置仓的基础上进行简单修改,不用改变现有智能电能表结构,即可实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的安装的方式,实现将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集成于智能电能表所在电路,在电能表原有功能基础上补充更加精细化的分项计量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分项计量电能表。
背景技术
负荷辨识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智能电网高级量测技术,与目前智能电能表只量测居民用户的总功率不同,它以采集出用户的细粒度用电行为数据为目标,是智能用电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当前负荷辨识技术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智能插座是前者的代表,但是需入户安装,且有推广维护难度大、上线率低、成本高等缺点。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只需采样用户总进线的电压和电流,然后通过算法辨识负荷,具有安装维护方便且用户无感、便于大规模推广等优点,缺点是辨识精度稍低,但是,足以满足供需互动高级应用的需求。
目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采用外挂终端方式,即在智能电能表的标准表箱内外挂终端与多个电流互感器进行辨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电能表的标准表箱内并无位置安装此类终端,考虑到智能电能表本身有量测功能,未来用电侧的高级应用,如需求响应、能效分析等均需通过智能电能表实现,因此,将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集成于智能电能表所在电路是必由之路,如何基于现有设备实现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分项计量电能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分项计量电能表,包括电能表放置仓,所述电能表放置仓背面开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内插接有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所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与安装窗口内壁之间位置装配有第一连接固定结构,所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背面卡接固定有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所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上开设有过线通孔,所述电能表放置仓内固定装配有智能电能表,且智能电能表背面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之间位置装配有第二连接固定结构,所述智能电能表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固定结构包括开设于安装窗口内壁左右两侧中部的矩形安装槽,左侧所述矩形安装槽左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左侧壁对应卡槽一体成型有卡块,且卡块插接于卡槽内,右侧所述矩形安装槽内壁后侧固定装配有底板,且底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右侧中部一体成型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接于右侧所述矩形安装槽,且连接板位于底板前侧,所述连接板中部贯穿有第一固定螺栓,且第一固定螺栓后端螺接于螺孔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固定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安装板上下边缘左右两侧的连接耳板,所述智能电能表背面对应连接耳板粘贴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壁粘贴固定有橡胶块,所述连接耳板插接于安装窗口内壁开设有预留槽内,所述安装窗口前壁边缘处均匀贯穿有第二固定螺栓,且第二固定螺栓与固定板位置前后对应,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后端贯穿连接耳板、橡胶块后螺接于固定板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前壁垂直固定装配有竖板,且竖板右侧面均匀纵向开设有条纹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块的外壳为密封防水壳体,为密闭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民族大学,未经云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31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板磨头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用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