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吹设备用除水风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82872.1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0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梅基业;陈俊鸿;佘俊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7/00 | 分类号: | B29C37/00;B29C49/04;B29C49/42;B29C4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艺涵 |
地址: | 51509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吹设 备用 水风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吹设备用除水风刀装置,包括风机、出风组件、连通在风机与出风组件之间的输风管,出风组件包括与输风管连通的内管和包裹在内管外周的外管,外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风孔。风机内的风依次经过输风管、内管和外管,再从第一风孔吹出;延长风在管内的时间,使风均匀充满管内后从第一风孔吹出;多个第一出风孔沿外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并排布置,可以保证出风的均匀性,有效清洁薄膜表面杂质和水分。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单一出风管,通过出风管上设置的三排错位分布的小孔进行排风,可以避免径向出风孔之间存在角度而导致出风孔的风容易互相影响、抵消、进而使薄膜各处膜面所受风力不均、影响薄膜膜面水分与杂质的去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吹设备用除水风刀装置。
背景技术
多层共挤下吹水冷法吹塑设备主要生产应用于阻隔真空包装膜、卫生用材、医用薄膜输液袋等高品质薄膜,主要是采用除水风刀进行吹塑。传统的除水风刀装置一般装于一牵引夹辊之后,且成对使用,主要由出风管、风机、输风管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风机产生的风通过输风管传输到出风管再高速吹向薄膜表面,达到去除残留水分与杂质、清洁薄膜表面的目的;因此,除水风刀装置的出风量与均匀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设备后续工艺的进行。现有的除水风刀结构多采用单一出风管,通过出风管上设置的三排错位分布的小孔进行排风,但由于径向出风孔之间存在角度,出风孔的风容易互相影响、抵消,导致各处膜面的风力不均,影响到膜面水分与杂质的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风刀除水装置的出风孔各处风力不均、膜面水分与杂质的去除效果不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下吹设备用除水风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吹设备用除水风刀装置,包括风机、出风组件、连通在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组件之间的输风管,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与所述输风管连通的内管和包裹在所述内管外周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内腔与所述外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外管远离所述内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外管内腔相连通的多个第一出风孔,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沿所述外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并排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远离所述内管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嘴,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并排开设在所述出风嘴远离所述外管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孔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多排与所述外管内腔相通的第二出风孔;所述内管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孔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多排与所述出风嘴内腔相通的第三出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风孔与所述第三出风孔均设置有三排,且三排所述第二出风孔与三排所述第三出风孔均为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管内的高度自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内管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出风嘴的一侧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孔为方形孔。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内管靠近对应所述输风管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内管上的摆臂和与所述摆臂连接、且适于驱动所述摆臂沿所述内管圆心进行转动的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风孔与所述第三出风孔均为圆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82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压系统及夹料机头
- 下一篇:一种剖宫产手术用垫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