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性能优异的汽车主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81409.5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4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羊健;张浩;顾亚红;蔡群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艾博格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8;H01B7/282;H01B7/18;H01B7/295;H01B7/17;H01B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聚焱百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46 | 代理人: | 李成斌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性能 优异 汽车 主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性能优异的汽车主线束,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左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导线的右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导线通过第一耐高温层、防护层、阻燃层、抗压层、屏蔽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耐高温层、第二绝缘层、导体和分隔块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耐高温层,提高了导线表面的耐高温效果,提高了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抗老化层,提高了导线的抗老化效果,通过设置抗冲击层,提高了导线的抗冲击效果,通过设置阻燃层,提高了导线的阻燃效果,通过设置抗压层,提高了导线的抗压能力,通过设置第二耐高温层,从而提高了导体的耐高温效果,从而提高了导线的综合性能,从而保证了线束使用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性能优异的汽车主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但是传统的汽车主线束的耐高温效果,导致在高温的环境下使用,容易导致线束出现融化的现象,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线束抗老化和抗压能力较差,从而影响线束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实用性,为此,我们提供出一种耐高温性能优异的汽车主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性能优异的汽车主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性能优异的汽车主线束,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左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导线的右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导线通过第一耐高温层、防护层、阻燃层、抗压层、屏蔽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耐高温层、第二绝缘层、导体和分隔块组成;
所述防护层通过抗老化层、防渗水层和抗冲击层层组成,所述防渗水层设置在抗老化层的内壁上,所述抗冲击层设置在防渗水层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设置在第一耐高温层的内壁上,所述阻燃层设置在防护层的内壁上,所述抗压层设置在阻燃层的内壁上,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抗压层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屏蔽层的内壁上,所述分隔块设置在第一绝缘层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耐高温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的内部,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二耐高温层的内壁上,所述导体设置在第二绝缘层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耐高温层和第二耐高温层均通过耐火云母带制成。
优选的,所述抗老化层通过氯磺化聚乙烯制成,所述防渗水层通过纳米硅防水剂制成,所述抗冲击层通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成。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通过三氧化二锑制成,所述抗压层通过聚碳酸酯制成。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通过铜丝编织物制成,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通过乙丙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耐高温层,提高了导线表面的耐高温效果,提高了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避免影响其正常使用,通过设置抗老化层,提高了导线的抗老化效果,降低了长时间使用出现老化的现象,通过设置防渗水层,提高了导线的防渗水的效果,避免外界水渍浸入到导线的内部,从而避免影响到导体,通过设置抗冲击层,提高了导线的抗冲击效果,降低了外界的冲击力对导线造成的损伤,通过设置阻燃层,提高了导线的阻燃效果,降低了火灾发生时对导体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置抗压层,提高了导线的抗压能力,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屏蔽层,提高了导线的屏蔽效果,降低了外界的信号干扰,提高了信息传送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提高了导线的绝缘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耐高温层,从而提高了导体的耐高温效果,从而提高了导线的综合性能,从而保证了线束使用时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艾博格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艾博格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81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4G能耗数据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