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06043.5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6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扈建华;朱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5/136;H02K5/04;H02K5/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徐丹;潘文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机壳 散热 结构 | ||
1.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用于隔爆电机机壳的液冷散热,所述机壳包含由机座,所述机座包括内水套(1)和外水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
设于内水套(1)和外水套(2)之间的多层环形水道(3),所述环形水道(3)沿所述机壳轴向间隔排布,所述环形水道(3)被布置成冷却液沿环形水道(3)圆周方向流动;
设于相邻环形水道(3)之间的层间过水口(4),所述层间过水口(4)用于相邻水道之间冷却介质在轴向流通,且冷却介质经过层间过水口(4)后分成两路并联流通,再汇聚到轴向相邻环形水道(3)的层间过水口(4)处,其中冷却介质分成的两路分别为绕周向一个朝向的第一路径及与所述第一路径反向的第二路径;
设于沿所述机壳轴向第一个排布的环形水道(3)处的进水口;
设于沿所述机壳轴向最后一个排布的环形水道(3)处的出水口;
在所述层间过水口(4)、进水口、出水口正投影到与所述机壳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后,所述层间过水口(4)、进水口、出水口的中心线与中心轴线相交,设定所述环形水道(3)的层数为n,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具有夹角α,相邻的所述层间过水口(4)之间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中心线偏置夹角β,且满足公式β=α/n,相邻的所述层间过水口(4)之间具有过水口夹角γ,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被配置成满足公式γ=180-β,从而使得冷却介质在每个环形水道(3)中的第一路径之和等于第二路径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轴向第一个排布的环形水道(3)及最后一个排布的环形水道(3)处在不与所述层间过水口(4)重叠的区域为水力区,所述进水口设于在所述机壳轴向第一个排布的环形水道(3)的水力区上,所述出水口设于在所述机壳轴向最后一个排布的环形水道(3)的水力区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间过水口(4)、进水口、出水口正投影到与所述机壳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机壳轴向第一个排布的环形水道(3)处的层间过水口(4)之间的夹角等于过水口夹角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间过水口(4)、进水口、出水口正投影到与所述机壳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上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机壳轴向最后一个排布的环形水道(3)处的层间过水口(4)之间的夹角等于过水口夹角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道(3)沿所述机壳轴向等间距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套(1)、外水套(2)均为圆筒结构,所述外水套(2)通过热套的方式与所述内水套(1)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套(1)上开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空间及与该环形槽所对应的外水套(2)内壁之间构成所述环形水道(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过水口(4)被设置成与所述机壳轴向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爆电机液冷机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槽深大于所述层间过水口(4)从所述内水套(1)部位到所述外水套(2)内壁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060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井盖生产用压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固定结构的工控机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