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液BIN漏液报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71003.1 | 申请日: | 2022-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49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田;王德文;余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灿实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尊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54 | 代理人: | 李珍珍 |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in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液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液BIN漏液报警器,包括漏液报警箱体和设置在漏液报警箱体上的电容式液位开关,漏液报警箱体由电控盒和设置在电控盒前侧面上的前侧盖板组成,电控盒的顶部板体上固定安装有螺纹管,电容式液位开关位于螺纹管内并与螺纹管的下半部分管体之间螺纹连接,螺纹管的一半高度位置处的管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溢水孔,螺纹管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快速接头。本实用新型利于漏液及时排出,避免漏液渗入到箱体内,方便安装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液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液BIN漏液报警器。
背景技术
BIN指的是容器,在生物制药设备领域上,一次性的储液BIN常用来临时储存物料,该储液BIN存储液体时多搭配一次性无菌袋使用,该一次性无菌袋的主要材质为薄膜袋子,非常容易破损,破损后容易发生漏液现象,且储液BIN大多为不透明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壳体,当一次性无菌袋破损开始漏液时很难被工作人员发现,当操作人员能够发现时已经出现液体大面积露出的情况,致使物料大量浪费,且会受到物料污染和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漏液情况,通常会在储液BIN上安装对应的漏液报警器;
市场上的大多数的漏液报警器均具有检测到漏液时及时出现警报的优点,但是常规的漏液报警器在使用时,存在不能将检测到的漏液及时向外排出的缺陷,而随着漏液的增多,漏液会渗入到对应的箱体内,造成箱体内的电子器件损坏,进一步会造成漏液报警器损坏,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储液BIN漏液报警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BIN漏液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液BIN漏液报警器,包括漏液报警箱体和设置在漏液报警箱体上的电容式液位开关,所述漏液报警箱体由电控盒和设置在电控盒前侧面上的前侧盖板组成,所述电控盒的顶部板体上固定安装有螺纹管,所述电容式液位开关位于所述螺纹管内并与所述螺纹管的下半部分管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的一半高度位置处的管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溢水孔,所述螺纹管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快速接头。
优选的,所述电控盒的前侧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前侧盖板通过多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控盒的前侧面上,便于打开前侧盖板,在电控盒内安装对应的部件。
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穿过所述电控盒的顶部板体并紧密焊接在所述电控盒的顶部板体上,保证螺纹管与电控盒之间不会理留有漏液可以渗入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电控盒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控盒的顶部板体上固定安装有蜂鸣器,所述电容式液位开关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液体传感器,所述蓄电池、所述蜂鸣器、所述电容式液位开关和所述液体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便于利用正常工作的蜂鸣器进行报警操作。
优选的,所述电容式液位开关的侧面上设置有抵紧在所述螺纹管内壁上的密封胶层,利于保证电容式液位开关与螺纹管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使不易出现漏液继续向下渗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电控盒的顶部板体顶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螺纹管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环形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倾斜排液槽,使从溢水孔中排出的漏液能够进入到环形槽内并顺着倾斜排液槽向外排出,保证电控盒的顶面不易出现漏液积聚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倾斜排液槽呈向下倾斜15度至30度设置,使漏液顺着倾斜排液槽向外排出更加顺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灿实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灿实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71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