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50452.8 | 申请日: | 2022-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51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冼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力美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0/87 | 分类号: | H10K50/87;H10K50/844;H10K50/80;H10K59/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融创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9 | 代理人: | 李朦;叶垚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大富社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显示屏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封装结构,涉及柔性显示屏领域,包括玻璃基板,玻璃基板上设有TFT电路层,TFT电路层上设有OLED器件层,OLED器件层上设有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上设有有机缓冲层,有机缓冲层上设有第二无机层,第二无机层的顶部设有第一导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导热片、散热柱和散热孔,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二导热板传导至导热片上,并经导热片传导至第一导热板上,而第一导热板上的热量可通过散热柱传导至散热孔的内部并散出,进而提高了封装结构的散热效果,防止热量一直积聚在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周围,从而提高了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实现柔性显示屏的可挠曲,在封装技术的选择上,则需选择薄膜封装技术,与传统的OLED器件封装技术不同的是,薄膜封装将原有的封装盖板舍弃,用单层或者多层的薄膜替换盖板。
根据公开号为CN2130932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屏封装结构,该实用新型实现上一层封装膜层为下一层封装膜层提供裂缝阻隔坝的目的,防止外围膜层发生破裂点后向内延伸,进而达到提升柔性显示屏使用寿命的目的。
针对上述公开的专利内容,发明人认为由于该封装结构的膜层层叠加在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上,导致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产生的热量难以快速散出,进而使得热量积聚在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上,并加速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的损坏,从而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封装结构,以解决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产生的热量难以快速散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上设有TFT电路层,所述TFT电路层上设有OLED器件层,所述OLED器件层上设有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上设有有机缓冲层,所述有机缓冲层上设有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二无机层的顶部设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上设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上设有疏水层,所述疏水层上分别开设有疏水槽和散热孔,所述强化层的内部设有散热柱,所述OLED器件层的顶部设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上设有导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强化层的设置用于加强封装结构的韧性和强度,提高该封装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同时散热柱和导热片的设置可提高其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的顶部与第一导热板连接,且多个所述导热片等距分布于第二导热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FT电路层和OLED器件层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二导热板传导至导热片上,并经导热片传导至第一导热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槽与散热孔连通,且多个所述疏水槽等距分布于疏水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可通过疏水槽排出,避免水进入至封装结构内部,进而提高了该封装结构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厚度小于第一无机层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层可起到干燥效果,并提高了该封装结构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缓冲层的底部和第一无机层的底部均与玻璃基板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提高有机缓冲层的底部和第一无机层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散热柱等距分布于第一导热板上,所述散热柱的顶端位于散热孔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第一导热板上的热量可通过散热柱传导至散热孔的内部,进而提高了其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力美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力美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50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盖终端监测电路
- 下一篇:多通道光电耦合系统、激光雷达系统及载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