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气化器的自增压LNG卸车撬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29708.7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2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夏旭;田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5/06;F17C13/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马志洋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化 增压 lng 卸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化器的自增压LNG卸车撬,包括气相管线、液相管线和增压管线,气相管线和液相管线的一端均与LNG储罐连接,另一端均与LNG槽车连接,气相管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阀门,液相管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和第四阀门,液相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器,增压管线的一端与LNG槽车连接,另一端与气相管线连接,增压管线上设置有气化器,气化器与LNG槽车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与气相管线之间设置有第六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气化器的自增压LNG卸车撬,增加了气化器和增压管线,LNG经过增压管线进入气化器吸热气化,再经由气相管线进入槽车实现增压,替代了传统的长距离管线增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车撬,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化器的自增压LNG卸车撬。
背景技术
由于天然气作为能源的清洁属性,以及全世界致力于环境保护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在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全球天然气供给与需求量实现大幅增长,国内接收站、调峰站相继建成。同时,液化天然气(LNG)以其安全储存和易于运输的优势,成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进一步促进了天然气全球贸易的发展。
随着清洁能源LNG在国内应用的推广,用于LNG槽车的卸车产品----LNG卸车撬,被国内液化厂、接收站、调峰储运站及其他低温厂家广泛应用。LNG卸车撬是专为液化天然气罐车卸料的一种新型卸车设备。
LNG卸车撬的主要组成部件有:批量控制器、控制阀门、工艺阀门、仪表、装卸鹤管、LNG管线(液相臂)、NG管线(气相臂)、立柱、旋转接头氮气润滑系统、氮气置换系统及静电接地系统等构成,将这些部件集成于一个撬架上,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卸车装置。
传统卸车撬主要以BOG气相管线给槽车加压,液相出液,达到卸车的目的。而传统BOG加压为直通式,即两路管线(气相、液相)与槽车对接,气进液出,长距离的气液传输有以下缺陷:
1、成本高,设备防爆防护等级高,增压管线越长,成本相应越高;
2、效率低,长距离的输送会导致压力的损失,增压效率会降低;
3、安全性差,长距离的输送会导致泄漏风险的增加,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气化器的自增压LNG卸车撬,解决目前LNG卸车撬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化器的自增压LNG卸车撬,包括气相管线和液相管线,所述气相管线和液相管线的一端均与LNG储罐连接,另一端均与LNG槽车连接,所述气相管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液相管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液相管线上在所述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设置有第一温度感应器,还包括增压管线,所述增压管线的一端与LNG槽车连接,所述增压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相管线连接,所述增压管线上设置有气化器,所述气化器与LNG槽车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气化器与气相管线之间设置有第六阀门;所述增压管线与气相管线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拉断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相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相管线、液相管线和增压管线上均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阀门和LNG槽车之间设置有单向止回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为紧急切断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相管线、液相管线和增压管线上均设置有吹扫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29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