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收线结构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23842.6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赵国强;董晨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世磊业(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8;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杨文渊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收线 结构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自动收线结构的充电桩,包括连接箱,连接箱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销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会带动第一连接杆以第一电机的轴心为圆心进行转动,由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是通过销轴与连接箱之间相互铰接的,会使第二连接杆在第三连接杆开设的第二通槽中滑动,拨动第三连接杆以销轴为圆心进行反复的扇形摆动,配合第三连接杆另一端设置的滑动组件对充电线进行梳理,使其可以均匀的缠绕在收线辊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收线结构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充电站,一般安装在公共区域。充电桩在为电动汽车充电时,将充电枪头插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处,充电完成后拔下枪头挂在充电桩上,为了满足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使一些较大的车辆也可以有足够长度的充电线进行充电,一般充电线会设计的较长一些。
现有的充电桩使用的充电线,大多不能进行自动收线,充电线使用后会散落在充电桩四周,充电线杂乱无章,并且存在着充电线被电动汽车碾压碰撞而损坏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收线结构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收线结构的充电桩,包括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销轴,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连接箱内部的顶端,所述第三连接杆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杆贯通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所述销轴的一端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被充电线贯通,所述充电线的一端连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均匀的缠绕在收线辊上。
优选的,所述收线辊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架,其中一组所述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通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收线辊。
优选的,所述连接箱的一侧对应所述充电线开设有第二通槽。
优选的,所述充电头与充电桩本体插拔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箱的顶端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端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轮,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所述销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轮,两组所述第二滑轮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座,两组所述连接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会带动第一连接杆以第一电机的轴心为圆心进行转动,由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是通过销轴与连接箱之间相互铰接的,会使第二连接杆在第三连接杆开设的第二通槽中滑动,拨动第三连接杆以销轴为圆心进行反复的扇形摆动,配合第三连接杆另一端设置的滑动组件对充电线进行梳理,使其可以均匀的缠绕在收线辊上,使充电线收卷更加整齐,不会杂乱无章,收线效率更高,不存在充电线被电动汽车碾压碰撞而损坏的风险,更加安全。
2、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滑轮与对应第一滑轮设置的第三滑轮为纵向转动,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滑轮为横向转动,通过第一滑轮、两组第二滑轮以及第三滑轮组成的一个封闭的通孔,供充电线穿过,使充电线在进行收线时会带动四组滑轮滑动,可以减少对充电线的摩擦,避免造成充电线的外皮在收卷时破损,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世磊业(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湘世磊业(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23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