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21637.6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3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及时保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E01D19/02;E01D101/30;E01D10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朱凤平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蜂窝 结构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交通防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包括外层软钢带,所述外层软钢带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上开设有多个六边形孔,所述柔性件远离所述外层软钢带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内层软钢带,所述外层软钢带和内层软钢带共同连接有接口锁紧机构。本申请既可以提高柔性件的缓冲吸能效果,又可以降低材料用料,减轻整体重量,便于安装,且可以根据桥墩、混凝土柱等所需长度进行现场截取,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绕套,使用的灵活性高,使用效果好,同时锁紧安装方便,整体稳定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跨线桥等许多大桥越来越多,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交通事故隐患,比如行驶的车辆与桥墩、公路边的混凝土柱等相撞,所以对桥墩、混凝土柱等进行防撞非常必要。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主流的防撞装置大都是弹性变形防撞以及压坏变形防撞措施,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利用防撞装置与车辆接触产生的弹性材料形变以及钢板等骨材的破坏等来吸收能量,但是由于整体通过钢材等骨料,其整体可用于缓冲形变的空间较小,导致缓冲防撞效果较差,且整体的重量偏重,给安装固定带来一定的繁琐,因此,提出一种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整体通过钢材等骨料进行缓冲防撞,其整体可用于缓冲形变的空间较小,导致缓冲防撞效果较差,且整体的重量偏重,给安装固定带来一定的繁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包括外层软钢带,所述外层软钢带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柔性件,所述柔性件上开设有多个六边形孔,所述柔性件远离所述外层软钢带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内层软钢带,所述外层软钢带和内层软钢带共同连接有接口锁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接口锁紧机构包括固定焊接于外层软钢带两端及内层软钢带两端的U形块,两个所述U形块的端面均开设有圆孔,且同侧两个圆孔共同滑动插接有U形杆,两个所述U形杆的杆壁下端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外层软钢带的侧壁一体弯折设置有多个外弧形凸起,且各个外弧形凸起的波峰均朝向内层软钢带的一侧设置,所述外层软钢带的侧壁一体弯折设置有多个内弧形凸起,且各个内弧形凸起的波峰均朝向外层软刚打的一侧设置。
优选的,各个所述U形杆的杆壁下端两侧均共同滑动插接有连接垫块,所述连接垫块位于锁紧螺母与同侧两个U形块之间设置。
优选的,所述外层软钢带与内层软钢带的接口处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四个U形块之间固定粘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外层软钢带和内层软钢带均上下两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塑料膜。
优选的,多个所述外弧形凸起均与多个内弧形凸起呈相互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柔性蜂窝结构防撞装置,通过设有的外层软钢带、柔性件和内层软钢带的相互配合,通过将内层软钢带绕套在桥墩或公路边的混凝土柱上,可以利用柔性件进行缓冲吸能,配合外层软钢带和内层软钢带对桥墩或混凝土柱进行缓冲防撞保护,且通过多个六边形孔的设计,既可以提高柔性件的缓冲吸能效果,又可以降低材料用料,减轻整体重量,便于安装,同时利用软钢带和柔性件的设计,可以根据桥墩、混凝土柱等所需长度进行现场截取,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绕套,使用的灵活性高,使用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及时保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及时保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21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