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00030.X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步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优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H05K5/02;H05K5/06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吕伟莹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可燃 气体 报警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涉及可燃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壳体、下部壳体、固定组件以及上部壳体内部的报警机构,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的结构相同,所述上部壳体以及下部壳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之间贯穿设置有检测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报警检测机构,当室内可燃气体含量达到一定时,可燃气体与铂丝编制而成的检测柱发生反应,从而使得上部壳体内的检测柱的温度升高,而使得上部壳体内部压力增大,在压力的作用下,检测杆突破端板与磁铁板之间的磁吸力,从而将端板推出,端板推出的过程中,内板上的触发按钮移动按压控制按钮,从而开启报警器,提醒人们室内可燃气体超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燃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生活中,常见的可燃气体为家用天然气,而在家用天然气使用过程中,经常因为阀门漏关造成可燃气体自燃、爆炸以及中毒的情况,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安全。
一般来说,天然气泄漏可以通过鼻子闻出,但是若是距离过远,则无法判断是否漏气,故而需要使用到可燃气体检测器,然而传统的检测器大多需要人为操作,且无法固定在某处,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包括上部壳体、下部壳体、固定组件以及上部壳体内部的报警机构,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的结构相同,所述上部壳体以及下部壳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之间贯穿设置有检测柱,所述检测柱采用铂丝编制而成,所述报警机构包括隔热罩、报警器以及检测杆,所述报警器安装在上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隔热罩设置在报警器的外部,所述隔热罩与上部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杆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检测杆均活动插设在上部壳体侧边开设的活动槽上,所述检测杆的两端分别与端板和内板固定连接,所述端板以及内板分别设置在上部壳体的外部和内部,所述端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端板的截面尺寸大于活动槽的截面尺寸,所述端板的内壁与上部壳体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内板上靠近上部壳体内壁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触发按钮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通过隔热罩内的电池组件与报警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报警检测机构,当室内可燃气体含量达到一定时,可燃气体与铂丝编制而成的检测柱发生反应,使得检测柱的温度升高检测柱温度向两端传导,从而使得上部壳体内的检测柱的温度升高,由于上部壳体处与密封环境,因此在检测柱温度升高时,同步使得上部壳体内部升温,进而使得上部壳体内部压力增大,在压力的作用下,检测杆突破端板与磁铁板之间的磁吸力,从而将端板推出,端板推出的过程中,内板上的触发按钮移动按压控制按钮,从而开启报警器,提醒人们室内可燃气体超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触发按钮以及控制按钮分别安装在内板以及上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触发按钮和控制按钮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槽两侧的上部壳体内均镶嵌有磁铁板,所述磁铁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磁铁板与端板磁性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磁铁板与端板之间通过磁性连接,可以通过磁吸力对可燃气体的报警浓度进行限定,即可燃气体未达到浓度时,检测柱发热产生的压力不足以推开端板,进而对可燃气体的含量进行判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端盖、侧板以及限位板,所述侧板安装在端盖上,所述侧板上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检测柱活动插设在限位板之间,所述检测柱的外侧壁与限位板的内壁触接,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与端盖之间均为插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的外侧均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杆,所述连接环的截面尺寸小于端盖的截面尺寸,所述连接环之间的距离小于端盖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优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优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00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装饰柱
- 下一篇:一种滑撬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