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电池堆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84030.5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4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彭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联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537 | 分类号: | H01M8/04537;H01M8/0202;H01M8/029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王敏睿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料电池堆检测系统,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燃料电池堆检测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极板与至少一个第二极板,至少一个第一极板与至少一个第二极板依次交替堆叠设置,第一极板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极板包括第二连接头;且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极板组的堆叠方向;其中,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位于极板组的同侧,且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在长度方向上间隔开;以及两组电池电压采集装置,两组电池电压采集装置中的一组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头连接,至少两组电池电压采集装置中的另一组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CVP可以100%对燃料电池堆进行全p i n检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尤其氢燃料电池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系列的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客车以及卡车、新能源燃料电池动力机车、飞行器、家庭用分散电源等领域。极板和多个膜电极能够层叠装配成燃料电池的电池堆。
由于极板之间的间距较小,电池电压采集装置CVP一般采用间隔检测极板的方式去燃料电池堆的电压检测,导致存在检测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的电压采集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检测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堆,所述燃料电池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极板与至少一个第二极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极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极板依次交替堆叠设置,所述第一极板包括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极板包括第二连接头;且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极板组的堆叠方向;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位于所述极板组的同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间隔开,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分别用于与不同的电池电压采集装置连接;以及
两组电池电压采集装置,所述两组电池电压采集装置中的一组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至少两组电池电压采集装置中的另一组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板的一侧边沿的部分凸出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一极板的一侧边的同侧边沿的部分凸出形成所述第二连接头。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板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二极板具有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头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头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头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电压采集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接头或所述第二连接头可分离地插接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头具有采集装置卡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电压采集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所述多个插针;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侧侧壁,以在卡入所述采集装置卡口的锁紧位置与脱离所述采集装置卡口的释放位置之间转动;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本体之间,用于常驱动所述锁紧件从所述释放位置箱向所述锁紧位置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电池电压采集装置的相邻两个插针之间的间距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联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联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84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LC机架式分光器
- 下一篇:一种纱线初捻并丝复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