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上盲栓安装防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8825.5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3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肖阳;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阿部配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李永旭 |
地址: | 115004 辽宁省营口市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线束上盲栓 安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上盲栓安装防错的装置,包括:定位模块、扣合板、气缸和控制器盒;定位模块设置在底座上,定位模块的顶面设有护套槽;扣合板在定位模块上方,扣合板中间设有盲栓通孔;气缸设置在扣合板的上方并与底座的箱体固定连接,气缸的下端通过气动轴连接压板,压板底面设有盲栓压合导柱;控制器盒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箱体内。本装置使用压合结构代替了原来用手工安装护套盲栓,降低了人手的疲劳程度,减少失误率且安装精准,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上盲栓安装防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过程中,护套上的盲栓安装通常为人工手动进行安装,由于线束作业产品量较多,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当操作者进行大量作业时,由于会产生神经疲劳,很容发生安装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孔位安装错误需要重新操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也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上盲栓安装防错的装置,以克服目前线束加工为人工操作时,由于操作人员疲劳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线束上盲栓安装防错的装置,包括:定位模块、扣合板、气缸、控制器盒和触发开关;
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下方,所述定位模块的顶面上开设有护套槽,所述气缸的下端通过气动轴连接压板,所述压板的下方设有盲栓压合导柱;
所述扣合板设置在定位模块上方,所述扣合板中间设有盲栓通孔;
所述控制器盒设置在装置箱体内,所述触发开关依次与所述控制器盒、气缸设有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顶面的一角上设有第一转轴孔,所述扣合板的一角上设有第二转轴通孔,所述第一转轴孔与所述第二转轴通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转轴孔中插入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二转轴通孔,使所述扣合板与所述定位模块通过转轴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上与所述第一转轴孔相邻的一角上设有定位凸块,所述扣合板上与所述第二转轴通孔相邻的一角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定位槽的尺寸相匹配,使所述扣合板绕所述转轴旋转至闭合状态时,所述定位凸块刚好卡入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滑槽,所述定位模块的下端嵌入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的某一侧面下方设有手柄槽,所述手柄槽与所述护套槽在所述定位模块的内部连通,所述手柄槽中插入滑动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扣合板和盲栓压合导柱均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精准控制压合结构进行盲栓安装操作,代替了手工安装,降低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合板闭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模块内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模块俯视图;
图6为待加工的护套及盲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阿部配线有限公司,未经营口阿部配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8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旅客登机梯中柱支撑杆的齿块式锁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机舱式测风激光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