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成卷产品测量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1179.X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9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臧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黄蕴丽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綦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产品 测量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卷产品测量的工具,包括第一套筒、转动件、横杆、第二套筒和竖杆;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开口,薄膜卷的卷芯的一端可通过所述开口插装到第一套筒的内腔内,第一套筒的另一端设有盖子;所述盖子设有支撑柱,所述转动件套设到所述支撑柱的外周并可相对所述支撑柱转动;所述横杆与所述支撑柱垂直,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到所述转动件;所述横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可沿横杆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动件;所述竖杆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并与第一套筒平行,所述竖杆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竖杆上设有千分表、百分表或万分表。本实用新型测量精度高,且适合不同直径的卷芯,满足了生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成卷产品测量的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对产品美观、轻质、功能化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在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域,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同时锂电池也存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及成本等技术难题,但近几年开发的基于高分子薄膜材料表面金属化的复合集流体材料(PET+Cu/Al)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市场上盛行的是6-9um(微米)的铜箔,(PET+Cu/Al)的复合集流体要想打入锂电铜箔市场,则需要更薄的高分子基膜,而超薄的高分子基膜在收卷存放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竖纹和横向鼓筋,这会使得复合集流体的表面出现缺陷,影响了复合集流体的外观,从而造成锂电池和其他电子产品等生产缺陷。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造成锂电池和其他电子产品等良率降低和客户投诉风险,在将高分子基膜用于锂电池和其他电子产品等的生产前,先要测量出由高分子基膜卷绕成的高分子基膜卷外周面的横向鼓筋的最大高度,通过判断横向鼓筋的最大高度是否在要求范围内,从而可判断出该高分子基膜卷的外周面是否合格,根据该判断结果进而可判断出该高分子基膜卷是否能够用于锂电池和其他电子产品等的生产。
现有对高分子基膜卷外周面的横向鼓筋的最大高度进行测量的方式,通常是先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出高分子基膜卷外周面的每条横向鼓筋的高度,然后将所有横向鼓筋的高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横向鼓筋的最大高度。然而,由于横向鼓筋的高度介于微米和毫米之间,使用常规的游标卡尺无法实现高精度的测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用于成卷产品测量的工具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成卷产品测量的工具,测量精度高,满足了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成卷产品测量的工具,包括第一套筒、转动件、横杆、第二套筒和竖杆;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开口,薄膜卷的卷芯的一端可通过所述开口插装到第一套筒的内腔内,第一套筒的另一端设有盖子,所述第一套筒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螺纹配合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末端伸入到第一套筒的内腔内用于抵接到卷芯的一端以使卷芯和第一套筒相对固定,从而可实现将薄膜卷安装到第一套筒;所述盖子设有支撑柱,所述转动件套设到所述支撑柱的外周并可相对所述支撑柱转动;所述横杆与所述支撑柱垂直,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到所述转动件;所述横杆上套设有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可沿横杆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二套筒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纹配合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末端用于抵接到所述横杆以使第二套筒和横杆相对固定;所述竖杆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并与第一套筒平行,所述竖杆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竖杆上设有千分表、百分表或万分表,在薄膜卷安装到第一套筒时,所述千分表、百分表或万分表的测量杆的末端与薄膜卷相对,所述测量杆的末端用于与薄膜卷的外周面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筒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两个第一螺孔呈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螺孔的中心线与卷芯的轴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1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医学康复理疗仪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