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62734.2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0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饶以文;周玲;程国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利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混凝土 质量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本申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挡尘箱,所述挡尘箱上表面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设置于挡尘箱上并滑移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压板,所述挡尘箱与底板上共同安装有用于升降挡尘箱的升降组件。当需要对混凝土检测时,工作人员将混凝土块放置在底板上,位于挡尘箱正投影面积下,通过升降组件将挡尘箱降下并与底板抵紧,再开启气缸使得压板对混凝土块进行检测,挡尘箱对混凝土块进行罩设,使得混凝土块破损时产生的灰尘被封闭在挡尘箱内,同时降低了破损的混凝土迸溅伤人的概率,提高了混凝土检测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在公开号为CN2074082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包括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开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壁面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且位于矩形凹槽左右两侧安装驱动安装座,所述驱动安装座上壁面安装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驱动端安装顶杆,一对所述顶杆上固定门型架,所述门型架横梁下壁面安装支座,所述支座下壁面安装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驱动端安装承载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对混凝土检测过程中,该装置不具备防护功能,当混凝土破损时,会产生大量灰尘,且容易造成迸溅伤人,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挡尘箱,所述挡尘箱上表面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设置于挡尘箱上并滑移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压板,所述挡尘箱与底板上共同安装有用于升降挡尘箱的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混凝土检测时,工作人员将混凝土块放置在底板上,位于挡尘箱正投影面积下,通过升降组件将挡尘箱降下并与底板抵紧,再开启气缸使得压板对混凝土块进行检测,挡尘箱对混凝土块进行罩设,使得混凝土块破损时产生的灰尘被封闭在挡尘箱内,同时降低了破损的混凝土迸溅伤人的概率,提高了混凝土检测过程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挡尘箱上并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与底板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与第一螺纹杆上端固定的第一转动块、与第一转动块上端固定的操作杆以及贯穿设置于挡尘箱上并滑移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下端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挡尘箱进行升降时,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杆转动第一转动块,由于第一螺纹杆下端与底板上表面转动连接,挡尘箱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导向杆与挡尘箱滑移连接,因此使得挡尘箱上下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升降挡尘箱对混凝土块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挡尘箱侧壁靠近第一螺纹杆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贯通,所述挡尘箱上安装有用于对第一螺纹杆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挡尘箱侧壁靠近安装槽位置上的固定块、贯穿设置于固定块上并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一螺纹杆一端固定的第二转动块以及与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转动块一端转动连接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好挡尘箱的高度时,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使得第二螺纹杆带动橡胶块向第一螺纹杆一侧移动,并抵紧第一螺纹杆,降低了第一螺纹杆自动转动并带动挡尘箱上下移动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利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利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62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式弱电箱
- 下一篇:一种灌木自动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