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施工质量验收用混凝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52033.0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9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华;蔡建宏;黄伟;蒋广坤;胡致远;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 | 分类号: | G01N3/30 |
代理公司: | 青岛融智中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5 | 代理人: | 李小霞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质量 验收 混凝土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建施工质量验收用混凝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和防护罩,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敲击杆,所述敲击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敲击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锤,改良后的检测装置,在支撑柱的中部开设有滑槽使得升降杆可以沿着滑槽进行升降调节,啮合传动结构使得齿条可以将整个敲击部件进行抬升,达到蓄力效果,敲击杆、敲击锤和弹簧之间同轴使得敲击锤和敲击杆的作用力在弹簧的作用下稳定释放,在齿轮的一侧设有圆弧状的光滑表面使得齿条在脱离齿轮的作用后沿着光滑弧面迅速下降,给敲击锤提供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建施工质量验收用混凝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强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混凝土的强劲可以有效的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关系到房屋的质量安全,因此处于安全考虑在房屋验收时都会用混凝土检测装置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
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6117623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混凝土检测装置,包括搅拌箱,还包括检测结构和搅拌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安装在搅拌箱上表面,所述检测结构具体由连接柱、上板、支撑柱、底板和检测管组成,所述底板安装在搅拌箱上表面,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底板内部贯穿连接有检测管,所述支撑柱顶端安装有上板,在工程施工监测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验收,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时设计了检测结构,检测结构用连接柱连接在顶板上,支撑柱支撑上板和底板,方便检测结果的观察,检测管通过底板在搅拌箱中检测混凝土的质量,通过检测管在搅拌箱内部进行检测,在通过升降结构,把检测管上升到底板上观察,方便混凝土质量的检测。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传统混凝土检测装置在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测试时,多采用手动动力敲击,对敲击力度的把控不一致,且敲击时碎屑飞溅会对操作人员带来伤害,具有数据不准确及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施工质量验收用混凝土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施工质量验收用混凝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和防护罩,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敲击杆,所述敲击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敲击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锤,所述敲击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升降杆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动力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升降杆的内壁活动连接的把手,所述把手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开设有与升降杆相适配的滑槽。
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关于底座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齿条和齿轮之间构成啮合传动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敲击杆、敲击锤和弹簧之间同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圆弧状的光滑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支撑柱的中部开设有滑槽使得升降杆可以沿着滑槽进行升降调节,通过两个支撑柱之间对称分布使得整个装置处于水平状态,与被敲击混凝土之间保持垂直关系,便于对混凝土进行有效敲击,啮合传动结构使得齿条可以将整个敲击部件进行抬升,达到蓄力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敲击杆、敲击锤和弹簧之间同轴使得敲击锤和敲击杆的作用力在弹簧的作用下稳定释放,在齿轮的一侧设有圆弧状的光滑表面使得齿条在脱离齿轮的作用后沿着光滑弧面迅速下降,给敲击锤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式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52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己酮生产废碱蒸发余热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流温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