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36031.2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58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巴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44 | 分类号: | B63B2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潘春燕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锚泊 用船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固定有锚杆,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锚爪,两个所述锚爪的内侧均开设有第二转动槽,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槽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锚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锚杆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该船舶锚泊用船锚,通过转动转动块,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通过螺纹杆带动移动块进行上下移动,通过移动块,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通过锚爪、连接杆和底座之间的配合,使得两个锚爪能够同时收缩或张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锚爪可能对运输车辆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
背景技术
锚泊,是指运用锚和锚链的合抓力(系留力)大于外力总和,使船舶不因外力作用而移动的安全停泊的方法。当船舶在等候靠泊、潮水、引水、检疫和锚地装卸作业及避风等,均需抛锚停泊,锚泊前应选择好锚地,制定锚泊计划,并做好抛锚前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锚泊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船锚:
在运输过程中,锚爪的一端可能比较锋利,在受到颠簸时,锚爪可能对运输车辆造成损伤。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船舶锚泊用船锚,存在锚爪的一端可能比较锋利,在受到颠簸时,锚爪可能对运输车辆造成损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船舶锚泊用船锚,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固定有锚杆,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锚爪,两个所述锚爪的内侧均开设有第二转动槽,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槽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锚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锚杆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侧限位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内侧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滑动槽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滑动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三转动槽,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转动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轴套并固定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侧限位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有吊环。
优选的,所述轴套呈十字形状,两个所述连接杆与移动块连接的一端均呈凸形状,可以通过呈十字形状的轴套,以实现对螺纹杆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左右两侧均呈弧形状,所述固定杆呈T形状,可以通过两侧均呈弧形状的转动块,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喷涂有耐腐蚀涂层,可以通过耐腐蚀涂层,以增强螺纹杆的耐腐蚀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位于轴套的上方,所述吊环位于转动块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所述连接杆和锚爪均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锚爪远离底座的一端均呈锥形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船舶锚泊用船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36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温除雾一体塔
- 下一篇:一种高效无气蚀桶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