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IM的道路工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34775.0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5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红;刘杰;杨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嘉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E01C23/01;B25H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100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道路 工程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基于BIM的道路工程检测装置,属于道路工程检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施工路面以及设于施工路面一侧的护栏,所述护栏上滑动连接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驱动组件,所述架体上设有检测装置、标记装置和BIM控制器,所述驱动组件、检测装置、标记装置和BIM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标记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架体上的记号笔,所述记号笔与架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使记号笔产生朝架体方向滑动的趋势,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记号笔滑动的动力件,本申请在使用时,当检测装置检测出施工不良后,在动力件与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记号笔在施工路面上做出标记,即可进行后续检测,无需等待工作人员,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工程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BIM的道路工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信息库,BIM不仅可以在设计中应用,还可以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
道路工程包括路槽开挖和填料等工艺,路槽开挖就是根据道路设计,将待施工路段上的设计标高以上土壤全部挖除,形成路床;填料就是在路床上依次铺设三层水泥稳定碎石、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粗粒式沥青混合料、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以及细粒式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床深度和每层填料高度进行检测。
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 215413652 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道路工程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用以与施工路段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分别对应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护栏、检测装置以及标记装置,所述护栏用于设置于所述施工路段的一侧,所述标记装置用以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施工不良时显露,所述标记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抓取机构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抓取机构具有抓取及释放的活动行程,用以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施工不良时,将所述标记部抓取至所述施工不良位置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中。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标记装置标记出施工不良后,检测装置与标记装置需要停在原地等待工作人员进行确认,确认完成后,才可继续进行后续检测,费时费力,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标记装置标记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基于BIM的道路工程检测装置,本申请在使用时,当检测装置检测出施工不良后,在动力件与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记号笔在施工路面上做出标记,即可进行后续检测,无需等待工作人员,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BIM的道路工程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BIM的道路工程检测装置,包括:施工路面以及设于施工路面一侧的护栏,所述护栏上滑动连接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驱动组件,所述架体上设有检测装置、标记装置和BIM控制器,所述驱动组件、检测装置、标记装置和BIM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标记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架体上的记号笔,所述记号笔与架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使记号笔产生朝架体方向滑动的趋势,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记号笔滑动的动力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架体沿护栏滑动,检测装置对施工路面进行检测,当检测出施工不良后,BIM控制器控制动力件启动,在动力件与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记号笔在施工路面上做出标记,即可进行后续检测,无需等待工作人员,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记号笔设有多种,所述架体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动力件设于转盘上,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嘉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嘉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34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