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边减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95932.1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17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千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海风差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B60C2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王仁飞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速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边减速机构,包括壳体和减速齿轮组,所述的减速齿轮组包括输入齿轴、惰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输入齿轴、惰轮和输出齿轮的转轴相互平行,输入齿轴包括输入轴套,输入轴套上开设有输入轴孔,输入轴套两端枢接在壳体内,壳体对应的输入轴孔的位置开设置输入端口,所述的输出齿轮套接在输出轴上,输出轴两端枢接在壳体内,壳体对应的输出轴其中一端的位置开设有输出端口,输出轴从输出端口穿出并与法兰盘固连;汽车轮边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与车辆输出端同轴连接,车辆轮毂的法兰盘设置在汽车轮边减速机构输出端,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轴向上下错位设置,从而达到抬高车辆底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动技术,具体一种汽车轮边减速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为确保车辆的通过性,通常需要提升车辆的离地间隙,尤其对越野车,车辆底盘离地间隙很大程度决定车辆的越里性能,现有结构车辆动力输出是通过半轴直接与车辆轮毂的法兰盘同轴连接的,因此目前要想提高离地间隙常规的做法是更换大尺寸车辆轮毂,由于受到车辆轮眉尺寸限制,轮毂尺寸也受到限制,因此底盘抬升高度非常有限;要大幅度提升离地间隙,需要切割轮眉或车辆悬架抬升整体高度,这种改装需要专业师傅重新对车辆进行调校,要求高难度大且花费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轮边减速机构,汽车轮边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与车辆输出端同轴连接,车辆轮毂的法兰盘设置在汽车轮边减速机构输出端,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轴向上下错位设置,从而达到抬高车辆底盘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汽车轮边减速机构上还可设置了轮胎充气通道,使得车辆能够实现自动充气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轮边减速机构,包括壳体和减速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齿轮组包括输入齿轴、惰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输入齿轴、惰轮和输出齿轮的转轴相互平行,输入齿轴包括输入轴套和传动齿,输入轴套上开设有输入轴孔,输入轴孔内壁设置有内齿键,输入轴套两端枢接在壳体内,壳体对应的输入轴孔的位置处开设有输入端口,传动齿与惰轮相啮合,所述的输出齿轮套接在输出轴上,输出轴两端枢接在壳体内,壳体对应输出轴其中一端的位置处开设有输出端口,输出轴从输出端口处穿出并与法兰盘固连。
所述的壳体由内侧和外侧两个半壳体组成,所述的输入端口设置在内侧半壳体上,所述的输出端口设置在外侧半壳体上。
在所述的内侧和外侧两个半壳体对应输入齿轴两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输入轴承腔,输入轴承腔内设置轴承,输入轴套的两端通过轴承枢接在壳体内,所述的输入端口开设在输入轴承腔的侧壁上。
在所述的内侧和外侧两个半壳体对应惰轮两端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的惰轮套接在轴承上,该轴承同时套接在内侧和外侧两个半壳体的定位柱上。
在所述的内侧和外侧两个半壳体对应输出轴两端位置上设置有输出轴承腔,输出轴承腔内设置轴承,输出轴通过轴承枢接在壳体上,所述的输出端口设置在外侧半壳体的输出轴承腔的侧壁上。
所述的输出轴内部开设有轴向贯穿输出轴和法兰盘的通孔,内侧半壳体对应有输出轴端部的位置开设有充气端口;所述的充气端口处设置有内充气座,内充气座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向通孔内部凸起的充气接头,充气接头与通孔内侧端口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低阻力轴封,在通孔外侧端口处设置外充气座。
所述的通孔外侧端口处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外充气座上设置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外充气座通过连接接头旋接在内螺纹处,连接接头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一端与通孔相通,通气孔另一端通过气管接头与充气软管连接。
所述的内充气座包括盘状体,所述的充气接头设置在盘状体的中心处,盘状体内还开设有径向通道,径向通道与充气接头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海风差速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海风差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95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组装的光伏板旋转结构
- 下一篇:混凝土原料配比混合揽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