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舱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染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88486.1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5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包晓辰;许骥;马骏;方晶晶;王楠;吴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 |
代理公司: | 上海谱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22 | 代理人: | 吕琳琳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烟雾 吸入 损伤 动物 染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密闭舱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染毒装置包括:底座上固定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的顶部固定套在燃烧筒上的电加热环形炉,使得电加热环形炉沿着燃烧筒均匀移动,燃烧筒右端通过进烟管道与密闭舱的进烟口相通,进烟管道上设有进烟风机、进烟可调流量阀、进烟开关阀,进烟管路上连通设有第一排气阀的第一排气管,燃烧筒左端通过回烟管道与密闭舱的回烟口相通,回烟管道上设有回烟开关阀、回烟可调流量阀,回烟管道上连通设有空气通入开关阀和单向阀的空气通入管,回烟管路上连通设有第二排气阀的第二排气管,密闭舱内放有待实验动物,密闭舱内固定循环风机、照明灯和高清摄像头,密闭舱的顶部开设气体采样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烟雾染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闭舱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染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密闭舱动物烟雾染毒装置在对燃烧物质进行加热燃烧时,无法实现对燃烧物质的均匀加热,导致燃烧物质燃烧不均匀;而且,现有密闭舱由于是密闭的、不透明舱体,仅在舱门处设有观察窗来观察舱内动物染毒后反应,观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密闭舱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染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舱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染毒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所述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的顶部固定有电加热环形炉,所述电加热环形炉套在承载有燃烧物质的燃烧筒上,使得电加热环形炉沿着燃烧筒左右均匀移动,所述燃烧筒的右端通过进烟管道与密闭舱的进烟口连接相通,所述进烟管道上依次设有进烟风机、进烟可调流量阀、进烟开关阀,所述进烟可调流量阀和进烟开关阀之间的进烟管路上连通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上设有第一排气阀,所述燃烧筒的左端通过回烟管道与密闭舱的回烟口连接相通,所述回烟管道上依次设有回烟开关阀、回烟可调流量阀,所述回烟管道上靠近燃烧筒的位置连通空气通入管,所述空气通入管上设有空气通入开关阀和单向阀,所述回烟开关阀和回烟可调流量阀之间的回烟管路上连通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排气阀,所述密闭舱内放置有待实验动物,所述密闭舱内固定有循环风机、照明灯和高清摄像头,所述密闭舱的顶部开设有气体采样口,所述气体采样口塞设有堵塞。
较佳地,所述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底座两端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底座的靠近第一固定块的端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丝杆的一端,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设第一固定块和移动块后并嵌设在第二固定块对应凹孔内,所述移动块内穿设丝杆的穿设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均穿设移动块且分别位于丝杆的两侧,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电加热环形炉。
较佳地,所述电加热环形炉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导热炉管和外层隔热环形壳,所述内层导热炉管的两端部边沿和外层隔热环形壳的对应端部边沿之间分别通过隔热密封环密封,所述内层导热炉管的内壁套在燃烧筒上、外壁均匀地缠绕有电加热线圈。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动物染毒装置,通过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带动电加热环形炉沿着燃烧炉左右均匀移动,能够对燃烧炉内的燃烧物质进行均匀加热,使得燃烧物质燃烧均匀;本实用新型不在舱门处设有观察窗来观察舱内动物染毒后反应,而是在舱内设置有高清摄像头,高清摄像头拍摄舱内动物染毒后反应上传给计算机,工作人员能够在计算机上清楚地观察到舱内动物染毒后反应,观察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出动物在舱内染毒后的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密闭舱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染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环形炉移动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8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散热保护的配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施工用顶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