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刹车盘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5520.1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45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增志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B60T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经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4 | 代理人: | 吴仁芬 |
地址: | 651200 云南省楚雄彝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刹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防抱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刹车盘,包括圆形的刹车盘本体,所述刹车盘本体上开设有可供轮毂转轴贯穿的转轴通孔,所述转轴通孔与所述刹车盘本体共圆心;所述刹车盘本体上设置有供刹车片作用的环状刹车部,沿所述刹车部的内圈设置有可作用于刹车调节杆的调节杆驱动机构,所述调节杆驱动机构随所述刹车盘本体做同步旋转。本刹车盘不仅结构简单轻巧,可实现与电动车和机械式ABS的快速安装,且在刹车使用过程中有很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防抱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刹车盘。
背景技术
车辆的普及给人来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尤其是缩短了单位行程所需的时间,为了便于驻停,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车辆都存在刹车系统,其中汽车都含有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 ABS,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
但是在电动车领域中,尤其是适用于两轮电动车的刹车装置,无论是液压的碟刹还是鼓刹,只能实现刹车时抱死车轮,而车轮抱死容易引发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减小,轮胎失去抓地力,从而引发车辆侧滑甩尾等不可控的危险情况。即当前大多数电动车都不存在防抱死系统,这会造成在电动车的骑行当中,突然刹车导致刹车抱死现象,引发轮胎侧滑、轮胎打滑等严重事故,尤其是雨天、湿滑等低附着路面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更高,从而使得电动车失去控制,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一部分现有的适用于电动车的ABS原理为控制油压实现对刹车的松紧调节,这种装置与刹车为一体式设计,不仅成本高,安装难度大,一旦油泵受损很难修复,甚至给刹车的的正常使用也带来直接影响。
在机械式防抱死装置中,是通过刹车线松紧的调节来调节刹车片间歇抱紧刹车盘的,但是传统的的刹车盘存在着结构单一,无法适应刹车调节杆的问题,且刹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效果差,进而影响刹车使用的寿命。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刹车盘,适用于机械式防抱死系统,刹车盘本体包括位于外侧的环状刹车部,和位于内侧的调节杆驱动机构;当环状刹车部与刹车片逐渐抱紧时,本刹车盘本体随车轮滚动,带动调节杆驱动机构作用于位于侧面的调节杆的端部,使得刹车调节杆以摆动的方式作用于刹车线连接杆,实现对刹车线松紧的的调节。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刹车盘,包括圆形的刹车盘本体,所述刹车盘本体上开设有可供轮毂转轴贯穿的转轴通孔,所述转轴通孔与所述刹车盘本体共圆心;所述刹车盘本体上设置有供刹车片作用的环状刹车部,沿所述刹车部的内圈设置有可作用于刹车调节杆的调节杆驱动机构,所述调节杆驱动机构随所述刹车盘本体做同步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驱动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刹车盘本体的外侧面的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弧形凸缘,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刹车盘本体共圆心。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弧形凸缘间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驱动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刹车盘本体的外侧面的环状轨道槽,所述环状轨道槽上设置有若干弧形槽,所述环状轨道槽与所述刹车盘本体共圆心。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环状轨道槽相连通,且相邻所述弧形槽间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刹车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调节杆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通孔之间开设有若干用于与轮毂固定的装配槽。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盘本体与所述调节杆驱动机构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盘本体为金属材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增志,未经李增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5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室内配电用消防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