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均布聚氨酯预聚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2139.1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1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泽荣;唐铭锴;骆广林;李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雷奇致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20 | 分类号: | B29C41/20;B29C41/36;B29C41/46;B29C41/34 |
代理公司: | 佛山恒贝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0 | 代理人: | 陈华兴 |
地址: | 527300 广东省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内壁 聚氨酯 预聚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均布聚氨酯预聚体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前端铰接有箱门,所述防护箱的顶部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管道,所述防护箱内腔顶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下端输出端水平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滑槽。该用于管道内壁均布聚氨酯预聚体的装置,通过设置的气缸、升降板、限位滑槽、T形限位块、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弧形槽、橡胶层、第一电机、双向丝杆、第一螺纹移动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对工件进行固定夹紧,使得工件静止不动,稳固性高,同时可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管道内壁均布聚氨酯预聚体的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均布聚氨酯预聚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氨酯的预聚体,简单地说是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控制一定比例反应而得的可反应性半成品。由于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种类繁多,反应配比各异。聚氨酯预聚体广泛地应用于聚氨酯胶粘剂、涂料、弹性体、泡沫和纤维等诸多领域。
目前聚氨酯往往采用离心浇注法,将管道固定于工装上进行加热离心旋转,聚氨酯预聚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均匀分布于管道内壁,受热成型。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浇注工艺法,首先将盲板固定于管道两端,然后再将法兰固定于两端卡盘上调水平,进行加热加料离心旋转,调水平的过程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由于钢管是利用两端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托架上,受到离心力旋转时,钢管易发生甩偏,导致聚氨酯预聚体的偏心,甚至发生钢管脱落的现象。
因此,提出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均布聚氨酯预聚体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均布聚氨酯预聚体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均布聚氨酯预聚体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前端铰接有箱门,所述防护箱的顶部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管道,所述防护箱内腔顶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下端输出端水平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腔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T形限位块,两个所述T形限位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
所述防护箱内腔顶底部的左右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一固定座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层,所述防护箱内腔前方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左右两端外部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移动块,所述防护箱右侧下端的前方设置有第一电机;
所述底座顶部的左端设置有第二U形座,所述第二U形座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单向丝杆,所述第一单向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移动块,所述第二螺纹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泵体,所述支架面向防护箱的一侧设置有喷管,所述喷管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喷孔,所述底座顶部左端的后方设置有原料箱,所述第二U形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
所述底座顶部的右端设置有第一U形座,所述第一U形座的内腔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单向丝杆,所述第二单向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移动块,所述第三螺纹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右侧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一U形座的右侧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安装架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设置有涂抹刷。
优选的,所述管道远离热风机的一端延伸至防护箱的内腔,所述双向丝杆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丝杆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孔为两组,两侧喷孔对称开设于喷管的前后两侧,每组喷孔的数量至少为五十个,每组的喷孔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雷奇致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雷奇致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2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桥减速器总成壳体加工工装
- 下一篇:一种供电所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